首页 > 中国历史

顺治怎样选择清东陵这块“万年宝穴”

时间:2022-09-05 分类: 中国历史 查看: 183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清东陵沿燕山余脉而建,北以昌瑞山为后靠,南以金星山为照山,西侧以黄花山为右弼,东侧以鹰飞倒仰山为左辅,西侧西大河与东边马兰河东西夹流,拥护着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清东陵建造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还有四座皇后陵和五座妃园寝。

清东陵的地址是顺治皇帝确定的,那么,顺治皇帝为什么会在河北遵化建造陵墓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夏,清军将领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军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抵达北京,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并从这一年起称为顺治元年。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多尔衮在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受伤,不久即死于喀喇城。已是14岁的顺治皇帝终于摆脱了羁绊,开始亲政。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马兰峪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

1651年,清顺治八年的一天,清世祖福临(顺治)携大臣、侍从来到遵化的马兰峪境内狩猎。此次顺治皇帝的出行,名为狩猎,实际上却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它关系着未来大清王朝的江山基业--就是为自己,也为未来的大清帝王,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一座皇家陵园,让大清龙脉延续,一统江山万年。

野史记载,当顺治一行人来到马兰峪镇一带凤台山时,顺治来到一处高坡,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缥缈。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东、西两向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

顺治帝不禁对周围的环境发出由衷的赞叹。他翻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于是命随行堪舆大臣和钦天监官员架起罗盘,按八卦方位,二十四山向,运用阴阳五行玄妙之机进行测算。所属臣僚和术士们已窥到皇帝的心事,又感到此处确是王气逼人,气度非凡:昌瑞山以北为"后龙",东侧的鹰飞倒仰山为青龙;西侧的黄花山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钟的金星山为照山;远处的影壁山为案山;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弯曲流过,环抱有情。从上面看,清东陵是"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青山环护,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对顺治说:"皇上圣明,深得搜地之窍,今观之支法,见龙脉自太行而来,势如巨浪,重冈叠嶂,茂草郁林,实属万乘之葬也。再看那山势如五魁站班,指峰拂手,文笔三峰,恍若金盏,形若银瓶,恰似千叶莲花,真乃上上吉地也!"于是,顺治将手上佩戴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陵墓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冲毁陵墓,孝陵在修建时不仅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尽管顺治帝选定了陵址,但由于当时清兵入关不久,基业方定,战火频仍,整个中国西部、南部、西南尚处于清兵与南明小朝廷以及各种武装势力的生死搏杀中。在这种形势下,顺治帝以国事为重,一直未建自己的陵寝,直到死后的康熙一朝,才将陵寝建成。落成后的清东陵从选址、设计,到布局、结构都非常周密和讲究,殿宇、陵墓错落有致,主次分明,既体现了封建王朝森严的等级,又具备了科学性和艺术性。难道这一切都始于顺治皇帝的那枚扳指吗?这一疑问在康熙年间终于有了答案。据史料记载,康熙六年七月,也就是1688年7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提出要去看守孝陵,康熙不明白他的意图,于是派人去询问。苏克萨哈回答说:"世祖皇帝卜地时,蒙谕:'朕万岁后,尔等大臣之墓亦葬陵寝近地为善。'我即叩谢:'若得此,幸甚!'苏克萨哈又说:'卜阅陵地,非我一人侍从,曾有索尼、遏必隆,我等三人一齐叩谢。'"这段史料证明,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确实是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

展开全文
上一组:蒙古历史上的著名“四大汗国”
下一组:汉成帝最宠爱的几名男宠
相关信息
秦朝为什么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王朝

秦始皇在完成了自己及祖上的梦想,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四五百的四分五类的状况,来统一了中国,成了千古一帝,渴望着自己的子孙,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千秋万代。然而,秦朝却仅仅历经了两个皇帝,做了16年的美梦就结束了!人民起义打垮了秦朝,着究

秦朝四大名将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

揭秘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但是这样一位人才却遭到刘邦的猜疑,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在年轻是曾受过胯下之辱,当时他是忍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

隋炀帝是隋文帝和鲜卑族女子所生之子,出生于公元569年,他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江南征伐军统率,成功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后来10年,他一直担任江南的地方官吏,再后来,他陷害了其兄,自立于皇太子。 隋炀帝 三十五时杀父继位,成为隋朝的第二代皇

大唐名将:李靖和李勣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混战不已。独李渊父子起兵太原,结交天下豪杰而用之,兼之政策开明,内怀人心,遂能逐灭余隋,荡扫群雄,一统天下。创国伊始,又能君臣揖睦,励精图治,臣服四夷,乃开中国历史最伟大之盛世,遗后人千代之仰慕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登上帝王之位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

伍秉鉴:“天下第一富豪”的兴衰

被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大富翁的伍秉鉴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垄

李嗣业:大唐一代名将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

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 自

中国历代王朝国号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战争频繁,朝代更迭变换,掌权者也在日益的变更。不同的掌权家族者,一旦掌权,就会更换国号,也就是朝代名称,因而中国历史国号比较多。那么中国古代的掌权者制定国号的规则是什么呢?他们又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呢? 朝代的名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