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大婚。

时间:2022-09-05 分类: 中国历史 查看: 172

不知道台湾和香港的同胞如何看待朱家骅先生,反正大陆像我这年纪,看到他名字,首先会想到中统特务。考察上个世纪的历史,主管教育的最高长官,大多数时间,始终是个不咸不淡的角色。

说不重要也不太妥,蒋委员长在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也兼过教育部长。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教育部长干的时间最长的两位,一个是陈立夫,一个是朱家骅。两位都是浙江人,都是中统的大特务头子,最初学的专业都和地质采矿有点关系。

为什么教育部长要和中统特务有关呢,这个问题真让人搞不明白。受过去的电影影响,中统和军统的形象多少有些漫画,戴着礼帽,长衫里面掖着枪,就是个小流氓腔调。还有什么这个党部那个党部,电影上常常出现,都是反面人物,究竟什么组织机构,从未真正搞明白过。

难怪我们会搞不明白,连从旧社会过来的学者容庚,也始终搞不明白什么是宣传部,什么是党部。1949年以后,他老先生去宣传部汇报工作,尽管有人事先打招呼,他一开口,还是党部如何如何,而且一错再错,害得人家忍不住要笑。

从理论上来说,国民党的中统,有些像美国的联邦情报局,也就是俗称的FBI。事实上,无论中统还是军统,都是抗战后才有。朱家骅确实当过中统局局长,不过根据惯例,他局长只是兼职,真正负责任的是副局长,查朱的历史,和情治系统的关系也就是挂名。

朱家骅的人生轨迹,很容易跟陈立夫搞混,都是著名的党棍,都当过中组部部长,都一生追随蒋委员长,都有着欧美留学经历,朱是德国博士,陈是美国硕士。朱当过浙江省主席,陈立夫的哥哥陈果夫当过江苏省主席,当过组织部长,蒋家天下陈家党,二陈兄弟向来搁在一起说,也是让人容易混淆的原因。

印象中,陈立夫比朱家骅岁数大,因为朱总是跟在陈屁股后面,永远是他的继任,掌管中统,掌管教育部,当总干事,这官那官,很像是陈的心腹副手。其实朱家骅比陈立夫年长好几岁,只比他的哥哥果夫小一岁。

朱家骅与毛泽东同年。毛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年轻气盛的傅斯年视之为土包子;而他绝对不会想到,当时朱家骅对傅也同样不屑一顾。

众所周知,民国时代的最高学术机构,是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先生是第一任院长。1940年蔡过世,继任者就是朱家骅,他在中央研究院院长的位置上待得最久,继任者才是胡适。

肚子里没货色,在这位置上就坐不住。不说别人,单是傅斯年这样的大炮,做他的顶头上司,没点真本事显然不行。朱家骅能当院长,与他的资历有关,据说当时也得通过精英投票,陈寅恪私下还打过招呼,说我们要当回事,这院长必须在国外有些声望,不能只推举蒋先生的那几位秘书。结果,朱居然还比胡适多了4票。

按照国民党的标准,朱家骅也可以算作又红又专。傅斯年做学生时,北大一共28位教授,仅比傅大4岁的朱家骅是当时最年轻的教授,教德语。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批精英,往往都和德语有关,蔡元培真正弄通的就是德语,鲁迅和郁达夫的德语也相当不错。

朱家骅年龄不大,却是德语界的老前辈。他曾在德国学习过工科,采矿工程系;学这个,又与出国前读同济德文医学堂有关,这学校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他还是老资格的革命党,17岁时,汪精卫在北京行刺摄政王,受其影响,他甚至想在南京刺杀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辛亥革命前,他发起组织了中国敢死团,被公推为团长。武昌起义爆发,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随黄兴去武汉支援,真枪真刀冲锋在前。

革命成功,民国政府奖励有功者,酬勋一批革命党人出国留学,名单中有汪清卫,有吴稚晖,有戴季陶,也有20岁的朱家骅。最后经费没着落,他不得不自费留学。从1914年到1924年,他两次去德国,第二次是公派,拿到博士学位,继续在北大教书,当地质系教授,兼德语系主任。

朱家骅是国民党的左派,与共产党的李大钊并肩战斗,反对北洋政府。因为被通缉去了广州,如果留北京,很可能会像李一样被张作霖绞死。此后,他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很快又成为校长。随着国民党的成功,他也在官场上一帆风顺。

成也官场,败也官场。人们羡慕成功,不屑的也是这个,尤其是和中统特务联系在一起,名望大打折扣。他还当过中央大学校长,时间很短,没什么太大建树,唯一可说的,只是知人善用,力荐了罗家伦。

展开全文
上一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英年早逝的颜回
下一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
相关信息
秦朝为什么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王朝

秦始皇在完成了自己及祖上的梦想,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四五百的四分五类的状况,来统一了中国,成了千古一帝,渴望着自己的子孙,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千秋万代。然而,秦朝却仅仅历经了两个皇帝,做了16年的美梦就结束了!人民起义打垮了秦朝,着究

秦朝四大名将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

揭秘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但是这样一位人才却遭到刘邦的猜疑,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在年轻是曾受过胯下之辱,当时他是忍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

隋炀帝是隋文帝和鲜卑族女子所生之子,出生于公元569年,他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江南征伐军统率,成功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后来10年,他一直担任江南的地方官吏,再后来,他陷害了其兄,自立于皇太子。 隋炀帝 三十五时杀父继位,成为隋朝的第二代皇

大唐名将:李靖和李勣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混战不已。独李渊父子起兵太原,结交天下豪杰而用之,兼之政策开明,内怀人心,遂能逐灭余隋,荡扫群雄,一统天下。创国伊始,又能君臣揖睦,励精图治,臣服四夷,乃开中国历史最伟大之盛世,遗后人千代之仰慕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登上帝王之位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

伍秉鉴:“天下第一富豪”的兴衰

被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大富翁的伍秉鉴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垄

李嗣业:大唐一代名将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

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 自

中国历代王朝国号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战争频繁,朝代更迭变换,掌权者也在日益的变更。不同的掌权家族者,一旦掌权,就会更换国号,也就是朝代名称,因而中国历史国号比较多。那么中国古代的掌权者制定国号的规则是什么呢?他们又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呢? 朝代的名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