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华罗庚给总理写信:请许我改名换姓工作

时间:2022-09-05 分类: 中国历史 查看: 183

2006年4月5日,笔者到北京市昌平区“文革”物品收藏家刘平起家看他收藏的名人手札。在他众多的藏品中,一封华罗庚在“文革”期间致周恩来的“请求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封信是华罗庚于1967年在武汉写的,信是写在武汉东湖招待处信笺上的。信笺纸“文革”特色非常鲜明,共两张,每张纸的天头都有毛主席语录的中英文大红字。语录是:“全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团结起来,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现代修正主义,打倒各国反动派。毛泽东。”地脚有“武汉东湖招待处”字样。全信内容如下:

敬爱的周总理:

我写这封信以万分迫切的心情,肯应为“恳”求您批准上海科司的要求,去上海和他们一起搞统筹方法的宣传推广工作。

主要设想是:

1.尝试破知识私有之私。运动前增应为“曾”初步做了把科学之法交给群众,现在更设想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在若干行业中建立成工人队伍中自己讲授及灵活运用统筹方法的骨干力量。我们做他们的助手和学生。

2.步骤先在上海搞,先在已开始搞过的单位中物色对象,我们和他们一起准备讲稿。大致一月,然后由他们就其所在行业办训练班,我们做助手工作,并在普及的基础上共同提高。大致一、三个月后,可以有一批专业“讲师”了,然后在全国有需要的地区进行推广,务求在促进生产中能成为工人群众革命干部的一个组织生产的工具。

3.还准备了一些“平话”,在摸清需要后,把方法一一交给群众,并搜集资料为教学改革作参考。

4.生活力求朴素。请允许我住一椅、一桌、一床、一灯的房间,允许我改名换姓工作。

总之,觉得为了明年生产的特大跃进,先应为“现”在该动手了,从上海开始条件较好。

对我个人来讲,如能以我的不太长的一生为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做一个小小的注脚好了!为最大的满足,敬礼。

华罗庚

笔者问这封信的来历,刘平起说,是他前些年在北京南城柳村捡破烂的集散地收到的。这里是国务院各大部委处理废纸的地方,作为收藏者来讲,里面的好东西多得很。他收集的名人手札百分之八十都是在这里搞到的。

笔者将这封信拍照后,告别刘平起回到家中,即开始翻阅《周恩来年谱》,可是没有找到与这封信有关的信息。在《周恩来年谱》1970年3月4日这天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就华罗庚来信反映其数学手稿被盗事批示国务院直属口党的核心小组和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负责人:首先,应给华罗庚以保护,防止坏人害他;次之,应追查他的手稿被盗线索,力求破案;再次,科学院数学所封存他的文物,请刘西尧时任周恩来派到中国科学院的联络员查清,有无被盗痕迹,并考虑在有保证的情况下,发还他;第四,华的生活已不适合再随科大去‘五七’干校或迁外地,以人大常委身份留他住京,试验他所主张的数学统筹方法。”

在华罗庚的《呕心沥血为人才》的回忆文章中,也未提及1967年这封信。华在文章中写道:“我永远不能忘记周总理几年来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尤其值得怀念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最艰难的1970年。当时,周总理身处逆境,又万务丛集,但他却不顾个人安危和病体,仍然细致地、尽力地保护我,安排我的生活,关心我们把数学方法用于经济建设的工作。周总理最理解科学工作者的心情和疾苦,为科学家造就了深入实践的机会。在十年动乱中,要是没有总理的批示,我可能不是离开了人世,就是无所作为了。当时,我能和大家在一起,做出一些成绩,都应该归功于周总理的关怀。”

难道周恩来没有看到这封信?不应该啊,起码国务院是收到了这封信的,否则也不会从国务院的废纸堆中流出来。那为什么没有文字记载呢?笔者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一个疑点;二是,这封信为什么未落具体写作日期;三是,华罗庚到武汉干什么去了;四是,如果周恩来看过这封信,为什么没有批示?看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一切都有待于知情者来解答。

这封信,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位著名科学家的生存状况、科研状况。即便在那样恶劣的情况下,华还不忘自己的研究课题,不忘为国效力。为了争得自己的研究权利,可以当“助手”和“学生”,生活条件仅仅是“住一椅、一桌、一床、一灯的房间”足矣,甚至不惜“改名换姓”工作。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地忘我工作,华罗庚不愧为一代宗师和楷模。

展开全文
上一组: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红军宋子文不供经费被扇耳光
下一组:周恩来震怒特大外交丑闻 肇事者被毛泽东保下
相关信息
秦朝为什么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王朝

秦始皇在完成了自己及祖上的梦想,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四五百的四分五类的状况,来统一了中国,成了千古一帝,渴望着自己的子孙,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千秋万代。然而,秦朝却仅仅历经了两个皇帝,做了16年的美梦就结束了!人民起义打垮了秦朝,着究

秦朝四大名将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

揭秘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但是这样一位人才却遭到刘邦的猜疑,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在年轻是曾受过胯下之辱,当时他是忍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

隋炀帝是隋文帝和鲜卑族女子所生之子,出生于公元569年,他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江南征伐军统率,成功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后来10年,他一直担任江南的地方官吏,再后来,他陷害了其兄,自立于皇太子。 隋炀帝 三十五时杀父继位,成为隋朝的第二代皇

大唐名将:李靖和李勣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混战不已。独李渊父子起兵太原,结交天下豪杰而用之,兼之政策开明,内怀人心,遂能逐灭余隋,荡扫群雄,一统天下。创国伊始,又能君臣揖睦,励精图治,臣服四夷,乃开中国历史最伟大之盛世,遗后人千代之仰慕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登上帝王之位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

伍秉鉴:“天下第一富豪”的兴衰

被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大富翁的伍秉鉴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垄

李嗣业:大唐一代名将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

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 自

中国历代王朝国号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战争频繁,朝代更迭变换,掌权者也在日益的变更。不同的掌权家族者,一旦掌权,就会更换国号,也就是朝代名称,因而中国历史国号比较多。那么中国古代的掌权者制定国号的规则是什么呢?他们又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呢? 朝代的名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