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出任岳知府,两次大修岳阳楼
举世闻名的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年。历史上因自然灾害与人为的破坏,屡修屡毁。从查阅现有史料看,宋代有过7次重修,元、明、清600余年间有28次重修,平均每20余年修葺一次。其中清光绪五年(1879年),时任岳州知府张德容组织的岳阳楼大修,工程最为浩繁、最为大胆,堪称岳阳楼保护史上的里程碑。
张德容(生卒年不详),名谷,字德容,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清咸丰年间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任岳州知府。次年,他与今君山区楼西湾人、两淮盐运使钟云卿商议,由钟捐银三千缗①加固岳阳楼楼基,重修岳阳楼宸翰亭,并撰有《重修岳阳楼宸翰亭记》。据光绪《巴陵县志》载:“宸翰亭在仙梅亭左,内摹勒宣宗成皇帝御书‘印心石屋’四字,盖赐两江总督陶澍者。此亭道光年间巴陵教谕安化王可权建,同治十二年知府张德容重建。”今亭无存,但“印心石屋”石碑犹在。
光绪五年(1879年)张德容再任岳州知府。此时,岳阳楼“断碑残碣,纵横满地,楼基拆裂,大有倾圯之势。”他果断决定拨茶厘税及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富绅捐款,于次年动工大修岳阳楼。为了使岳阳楼免遭洞庭波涛冲毁之灾,遂将楼址从湖畔坡地移进六丈多,建于巴丘山顶高敞处。楼顶的玻璃瓦用桐油石灰调拌,隔瓦则以铁铆连结,十分牢固,暴风难揭,滴水不漏。楼前的石砌泊岸和城墙上的雉堞,都用糯米粉调细瓷灰修砌,刀斧不入。左仙梅亭、右三醉亭亦加固筑。此次维修历时一年,共费资2万余缗。后张德容在《重修岳阳楼记》中这样写道:“自宋以来,或修或毁,不知几易。其修也,则层檐飞阁,岌焕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其毁也,则横波巨浪,冲击于其下,迁客骚人矫首而太息。”这说明他对保护这座古楼有极深的见识与创举。
通过这次岳阳楼大修,不仅解决了岳阳楼楼基免遭洪水波涛冲洗的问题,而且使楼台更为雄伟壮观,楼观视野更为开阔,形成了“大湖南北形胜之地,以斯楼为雄”,参观揽胜者络绎不绝的新气象。
为保护好岳阳楼,大修竣工后,张德容又出具告示:“嗣后登楼游览,务各恪遵礼法,不得肆行喧哗”,“不得酗酒滋闹”,“倘有违玩不遵,定即拿案惩治不贷”。并刻碑于楼旁。后经民国年间维修,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落架大修,岳阳楼整旧如旧,复古出新,熠熠生辉。
①缗(mín):古时穿钱的绳子。此指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
标签: 中国 | 湖南 岳阳市 | 岳阳楼 |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