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源(1911~1934),又名碧华,宿松县东洪乡人。幼读私塾,后在北山小学、安庆一中读书;17 岁高中肄业,考入上海大厦大学。他能诗善画,且工乐谱,会拉手风琴,曾自编自唱《穷人调》一首,深受贫苦农民喜爱。
民国19 年(1930 年),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 月,因在沪西组织发动纱厂工人-,被学校开除学籍,流落街头。民国21 年春,上海党组织与鄂东苏维埃地区政府任命杨学源为中共宿松特区(湖区)区委书记,被派回乡。他以举行婚礼为掩护,召集张晖、石林等40 多名革命者参加会议,成立了“宿松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杨学源当选为主席。此后,他以许岭小学教师身份,开展工作,领导革命斗争。其妻石毛妹也成为党的地下联络员。
民国21 年4 月,宿松中-组织遭到破坏,杨学源只身前往江西彭泽县,与赣北特区周庆川(周静轩)相逢。经协商,确定宿松特区从此受赣北特委领导。杨学源重回宿松,在长湖口三角墩秘密成立太宿望中心县委,杨学源被选任中心县委书记。之后,他组织起松南游击队,任命谢官记为大队长,开辟汇口、程营等地为革命活动区。又发展许岭、城关、复兴、二郎、凉亭等地革命力量,建立党支部,建起农民团、互济会、孔圣会等革命组织。同年12 月,蕲宿太工委遭国民党军队“围剿”后,-转移到湖区,与太宿望中心县委合并,改称中共蕲(春)宿(松)太(湖)彭(泽)工委,陈开运任书记,杨学源为副书记。
民国22 年3 月,湖区党组织又遭国民党军队破坏,工委-解散。杨学源再上江西寻找党组织,由于受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而被排斥在革命组织之外,在贫病交困中撰写了《宿松青年应走的路》、《苏联和平外交不是放弃革命》、《牧牛者的哀歌》、《我的一九三三年》等文章,积极进行革命宣传。
民国23 年4 月,中共闽浙赣党委任命杨学源为红十军游击队司令员,在彭泽、宿松一带开展活动,组织武装打击国民党的进攻。同年11 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奉命留守彭泽磨鹰嘴。不久,在一次突围中,杨学源为掩护游击队主力安全转移,独守阵地,最后身中两弹,壮烈牺牲。
标签: 中国 | 安徽 安庆 | 宿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