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人物
2020-08-24| 彭龄 (1820—1890),字梦九,旧州铺人。岁贡生,历任靖边、周至县儒学训导。自幼勤学上进,博览群书,有“南山彭”之称,生平著作多,其《诗文集》、《汉水述》、《十三经注解》等已散失,唯所纂《沔县新志》尚存,刊行于光绪九年(1883)六
2020-08-24| 李文敏(1817—1890)<br> 李文敏,字少,号捷峰,本县城内人。幼时家贫,但攻读刻苦。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乡试中举。咸丰元年,任城固乐城书院山长,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七年,随某大臣赴沈阳督办皇陵工程。帝俄入侵东
2020-08-24| 邓三多<br> 下高川杨家人,少时家资富饶,三多性洒脱,好挥霍,读书不成。父卒未几,家产荡尽,将卖住宅时,买主知其穷而压价,三多愤而止,于父灵位前发誓:必改行,兴家业。从此,朝惕夕励,发奋自强,数年间,产业复旧。<br> 三多
2020-08-24| 谢廷麒,字泗泉,清末民初宁羌人。其父谢国恩少时曾佣于州城富室封姓,因受责辱,愤而出走,投军入清营,临战骁勇,以军功授建威将军称号,镇守川北要塞剑门关。廷麒自幼秉承父教,苦读经史,勤习书画,后中举。光绪年间曾以科甲擢任四川某县知县,历任四川
2020-08-24| 刘长海(1863—1913),宁羌州上清河牌人(今宁强太阳岭乡)。出身贫苦,系红帮大爷,曾任乡约。高鼻深目,性格豪放,讲义气,善打猎,无视洋人威势,痛恨封建礼法,敢作敢为,因此官府诬称其为“刘野人”。<br>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
2020-08-24| 李荣栋(1864~1901),字述棠,宁羌州燕子砭人,弟兄5人,同为燕子砭教案中反教首领及骨干。荣栋在弟兄中排行第二,与长兄朝栋、五弟泽栋均为秀才。荣栋豪侠尚义,忧乐共人,为当时乡中文士之优秀。<br> 战争以后,外国传教士纷纷来
2020-08-24| 李蔚霖,字雨三,少时随父在山西任所,父权位虽显,然家教督责甚严,品端学优,无纨绔风。<br> 光绪年间,李蔚霖在四川省数任知县。为人耿介不附权贵,清廉不受贿赂,关心民间疾苦,慎重判狱断案,切念民命水火,绝非等闲。为此,在公案朱盒上
2020-08-24| 李国瀛(?~1868),字仙洲,宁羌州人,世为江南名族,祖上有字玉书者始迁秦,少小从父戎马倥偬,但为学勤奋,无间星霜。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以优廪生举于乡,二十七年(1847)登进士第,即任知县。初入山西职司法,虽年少,讯鞫皆练达,遂
2020-08-24| 何炯若(约1804~1861)字镛,号朱峰。原公何家庙村人。约生于嘉庆九年(1804.年),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终年57岁。儒学生员。何炯若自幼苦读,辄通霄达旦,天资聪颖,嗜书成瘾。家庭虽不甚富裕,而书架上却摆满各种图书。成年后,
2020-08-24| 吏兆熊(生卒年不详),字梦轩,陕西城固县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任平利训导。他学识渊博,循循善诱。邑中知名士多游其门,掇高科者指不胜数。平利文风士习蒸蒸日上,文风优越,士习亦较端谨。同治七年(1868),因丁忧去任,诸生感念不置,为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80 页 / 共 3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