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人物
2020-08-24| 张祖良,号少堂,清同治三年(1864)举办的辛酉、甲子并科举人。考任清宗人府八旗觉罗学的汉文教习,后历授湖南省酃县、长沙临湘、慈利、衡山、邵阳等县知县及湖南省戊子(1888)、辛卯(1891)、癸巳(1893)乡试同考官。后新任广东省琼崖
2020-08-24| 于建章 字殿侯,一字健璋,桂林市人。清同治四年(1865)榜眼及第。历官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副考官、侍读、山东学政。性至孝。光绪二十七年(1901)唐景崧、曹驯等在桂林王城西华门上建“榜眼及第”坊以资表彰。
2020-08-24| 覃梦榕字榕士。高田乡朗梓村人。幼小勤奋攻读,才思敏捷,考试常名列前茅。由廪生登举人,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派往贵州省,历任普安、定安等县知县,贵州乡试同考官。因居官廉洁,治理有方,有较高的声誉。在任知县期间,亲自主持书院月课
2020-08-24| 邬廷豳字偕五,号宝峰。兴坪乡书家堡人。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考中第二名举人。历任江南卢江、桐城知县,为政清廉公正。废弊政,治偷盗,使人民安居乐业,诉讼的事很少。<br>他对乡里的老人很敬重,说:“这些人是前辈,经验丰富,要争取他们支持
2020-08-24| 蒋若洛(生卒年不详),广西兴安县北乡太史田人。父河北南宫县知县蒋瓒。乾隆七年壬戌科(1742)三甲第94名进士,河南汝宁府确山知县。撰有《王节妇传》讴歌了古代妇女为哺育儿女成才,受尽磨难,忠贞不嫁二夫的女德。后来也成了当时漓江书院的教材。
2020-08-24| 蒋方正(生卒年不详)字中立、号元峰,广西兴安县湘漓镇双河村过枧底人。兴安县蒋氏第十世孙。道光三年(1823)第三甲第67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担任过黄河堤督修官,任江西九江道府尹。曾任兴安县漓江书院山长。道光十二年因
2020-08-24| 张运昭(生卒年月不详),原名应昭,字卓云,贵州省息烽县青山打铁冲人,前清举人。<br>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兴安久雨,湘江水暴涨,冲垮灵渠南陡至飞来石一段石堤,损坏大、小天平与铧嘴,河水改道,渠道干涸,船舶停运,农田无水灌溉,城民
2020-08-24| 李时沛(1730~1807年),字雨亭,界首镇人。祖父李之纲,父亲李世正,都是读书之人。<br>李时沛自幼年起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诗书,吟诗作对,常出口成章,被人们视为圣童,少年便成为秀才,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举人。<br>乾隆十九
2020-08-24| 蒋作梅(?~1810)字念亭,广西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三甲第34名进士。嘉庆十年(1805年)任南川知县,令南川时政绩,旋督理四川粮台、西藏粮台。当时有喇嘛在斗殴中杀死汉人,蒋
2020-08-24| 蒋士奇(1864—1947),字伯清,德里村人。自幼聪颖,读书勤奋,12岁读完《四书》、《五经》,不少篇章能全文背诵。因13岁父故,16岁母亡,按清例在家“丁忧”,耽误了6年韶光,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30岁才参加乡试中举。大主考在他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70 页 / 共 3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