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人物
2020-08-24| 李佩蘅(1792~1851),字榕龄,号子杜,大塘乡大莫村人。自幼从兄长学经、史、子、集,工楷书,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三年中解元,二十五年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授湖南省安乡县知县。一年后因公事被罢官,于是邀游湖南、河南
2020-08-24| 朱斐然,弓背村人,清乾隆七年(1742)明通榜进士。先任浙江东阳县知县,后任四川省巫川县知县12年。在任期间,勤于修废举坠,最显著的为开渠引清泉入巫川县城。解决城内居民饮用水问题。县人曾刻《朱公井碑》记其事。事载《四川省志》中。<br>
2020-08-24| 潘绥藩,字靖侯,号剑亭,荔浦南乡高洞村人,清雍正己酉(1729)科举人,曾任湖北省南漳县知县。初到任时,在审理诉讼中,水源纠纷案占案件总数十分之八九。潘绥藩便将幼年在家制竹筒水车提水的方法相传。每遇争水,则捐资购竹,亲自教制竹筒车,又到田
2020-08-24| 潘荣瑞,号少波,东镇乡栗木街人。以附贡试用训导。为人好善举。<br>古来由荔浦至平乐通道,途经鸡冠岭,崎岖险阻,荣瑞深怜行人之苦,于清光绪年间,倡议开辟新路,由岭平口直通耙齿,绕火焰山脚至朝水村,渡江口越分界岭抵平乐。路程与原路相等,且道
2020-08-24| 丘福光,青山乡所底村人,投楚军,后赴贵州作战,由布衣保用参将。<br>清光绪十年(1884)奉调出关抗法,五月,在观音与法军激战,大捷,保升副将。同年八月,在船头境内与法军战斗,中炮阵亡,清政府加赠总兵衔,世袭骑都尉,赠武将军,葬于龙州
2020-08-24| 黄政德,荔浦县马岭镇大冲口人,世业农。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六月十三日。清同治三年(1864)以武童投效军营,于江西随营征剿,升外委把总,赏戴蓝翎。后转移贵州作战,因功,晋升千总、守备、都司,换戴孔雀翎,叠授游击、参将,以副将留黔补
2020-08-24| 何济生,号汝舟,双江乡江埠人,性英武,有胆略。清同治六年(1867)投湘军席宝田部,在贵州作战中,前后攻破苗寨数百,攻克镇远府所属十余城,因功保升参将。光绪十年,提督苏元春奏调何济生出关抗法。八月十四日,陆岸县之役,被法军炮弹片铲伤头颅,
2020-08-24| 陈嘉(1839~1885) ,字庆余,原籍福建诏安县。父名陈河,业农。嘉6岁,随父母逃荒到广西,先在修仁县建陵街居住,靠父母打工度日,因家贫无力入学,12岁便参加劳动,14岁丧父,母寡弟幼,他力负生活重担,同年举家迁居荔浦县马岭五更地高头
2020-08-24| 梁民宪,字西庚,号竹深荷静之斋主人,修仁镇梧村人,清道光年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br>梁西庚幼年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纸墨,于是,以笔蘸水,在晒谷坪上练字。<br>喜摹赵孟頫碑帖,爱草书。<br>西庚青年时代时入京应考不第,
2020-08-24| 张高友,原籍福建漳州,系县役张亮之子,随父居荔浦。道光三十年(1850)曾应募当壮丁,后升勇目,善于言词,深得众心。咸丰四年四月八日(1854年5月4日),荔浦知县王康济赴东乡练团。张高友与罗中书、黄亚居等天地会首领乘虚占领县城。张自任先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69 页 / 共 3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