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12次皇位的禅让,大多是被迫禅让

时间:2022-09-05 分类: 野史秘闻 查看: 271

禅让 中的“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很有特色,权力转让,不见血腥,颇有中华礼让之风的特色。表面上是自愿,其实多为被迫。
西汉少帝刘婴禅让于王莽
公元6年三月,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代汉做准备。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公元8年(居摄三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
4、东汉献帝刘协禅让于曹丕
公元220 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并逼早已徒具虚名的汉献帝“禅让”。 同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
5、魏曹奂禅让于司马炎
265年8月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
6、南朝各个政权的禅让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于宋武帝刘裕、宋顺帝刘准禅让于齐高帝萧道成、齐和帝萧宝融禅让于梁武帝萧衍、梁敬帝萧方智禅让于陈武帝陈霸先。
7、北朝各个政权的禅让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于北齐文宣帝高洋、西魏恭帝拓跋廓禅让于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于隋文帝杨坚。
这段历史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无光的时期,真正是皇帝轮流做,但是偏偏都选择了最讲礼仪的禅让,也是极大讽刺。
8、唐高祖李渊禅位于太宗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建成、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尔后李渊让出军政大权予秦王,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9、唐哀帝李柷禅让于梁太祖朱温
因担心 38 岁的唐昭宗有朝一日会利用李茂贞、李克用等东山再起,朱温下令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杀掉昭宗,借皇后之命立13 岁的李柷为帝,是为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昭宣帝禅位,朱温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庙号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10、周恭帝柴宗训禅让于赵匡胤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后周宰相范质等人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敢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
11、 宋徽宗赵佶禅让于儿子宋钦宗赵桓
赵桓,宋高宗赵构异母兄。在金兵大举入侵汴京之际,宋徽宗禅让帝位,赵桓被迫即位,是为宋钦宗。最终被金人俘虏去贬为庶人。
12、 清帝乾隆禅让给儿子嘉庆
嘉庆元年(1796年) 正月,举行归政大典,自为太上皇帝,授玺后,礼部鸿胪寺官员诣天安门城楼,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弘历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举千叟宴以太上皇莅之。
展开全文
上一组:中国历史上十大特殊意义的饭局
下一组:盘点《武媚娘传奇》中十大最扯改编
相关信息
野史趣闻:宋朝三个皇帝为何拒绝登基

为了坐上皇帝的宝座,只要能继承的人大都是拼命争夺,然而,在宋朝有三位皇帝却拒绝登基。面对如此有魔力的宝座,却不动心,这又是为何呢? 1、宋英宗赵曙---藩王登基的惊悸 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

古代女子的守宫砂是真的吗?

在古装剧中经常看见女孩子的父母或者师傅会在其手臂上点一个守宫砂,砂在贞操在,一旦贞操消失那必是终身耻辱。那么这古代女子的守宫砂是真的吗?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不会消去,但一旦和

传说中的易容术,一个变脸的恐怖过程

易者改变,容者容貌,所谓易容术便是改变人容貌的技术(艺术)。 在一些小说或者电影中常常有关于易容术的描写,常常是转身之间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容貌,这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一个人要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容貌,这是可能的,但是在短时间内却是不可能

三寸金莲的血泪史:中国古代缠足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国古代妇女缠足至今都是一个 历史之谜 ,人们仍难理解为何要缠足。那么缠足,何时产生?又为何流传千年? 1、缠足自上至下流行 司马迁的《史记》称:临淄女子,弹弦,呫缠。其中呫缠可能指缠足,或许仅限于少数风月场所中的女性

乾隆年间一起轰动的“冤魂附体”大案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头,正如每部戏剧都有一个缓缓拉开的序幕,莎翁的名作《哈姆雷特》也不例外,这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的缘起,就是父亲的冤魂向哈姆雷特讲述自己被害的经过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哈姆雷特搭上了自己乃至爱人的性命,才杀死了

中国盗墓史上未解的奸尸案

奸吕雉尸确实是中国盗墓史上最不能理解的一桩妖艳谜案。盗墓也叫掘冢,在汉代是一种违反人伦的不道德行为。然而,真正出现了盗墓奸事:不仅掠窃珠宝,还要奸尸。真是丧尽天良啊! 刘邦的老婆吕雉遭赤眉军辱尸体一事,赤眉军进入关中,攻占长安后,

揭秘雍正皇帝十五位兄弟的生死之谜

雍正继承皇位之日,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得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允禔、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佑、八弟允禩、九弟

乾隆年间借尸还魂案惊动纪晓岚

说起借尸还魂,很多人其实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因为很多人其实没有亲眼见过,不过,这样的事件确实是在历史上真真实实的发生过。清代文人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了一则离奇的借尸还魂案,案件的主审官为他的父亲,而同时期的另一著名

揭秘中国历史上16个少数民族的最终去向

一、匈奴 在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中国古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同一民族。近年来使用DNA

为何历代帝王都不将国都设在南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建都城一般是有山有水,易守难攻,有险可守是很重要的,例如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应天(今南京)建都,就是认为应天有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北方游牧部落最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擅长骑兵,南方大山,大河,多不宜攻克,并且皇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