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那些祸国殃民的大忽悠

时间:2022-09-05 分类: 野史秘闻 查看: 205

忽悠是什么意思呢?在《庄子·应帝王第七》中,忽和悠分别是北海帝和南海帝的名字。如今,忽悠是一个词,经由赵本山的舞台演绎而成为流行语,有“设圈套”和“欺骗”的意思。

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朝代都不乏忽悠人的事件,有的令人痛恨,有的令人叹惋,有的令人大笑,有的令人称颂,是是非非,纷纷扰扰,其实都暗藏着一个“利”字,多数是利己,少数为利他。现辑录其典型者呈现,或可为今人镜鉴。

一最昂贵的忽悠:烽火示警,周幽王忽悠众诸侯

周幽王姬宫涅荒Yin*,对美人褒姒宠爱有加。可是褒姒终日闷闷不乐,幽王悬赏道:能博美人一笑者赏千金。有个叫虢石父的家伙出了个馊主意,幽王听后认为很棒,第二天,便带着褒姒上了骊山,把骊山上的烽火点燃。诸侯们看见烽火燃起,以为犬戎入侵,赶紧领兵前来救驾。褒姒看见骊山脚下兵马纷乱的样子,觉得很滑稽,不由得咧嘴一笑。

幽王见褒姒真的一展笑颜,立即赏给虢石父千金,而遭到忽悠的诸侯们则揣着一肚子怨气回到封地。后来,犬戎真的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骊山烽火,可是诸侯们再也不尿他这一壶。结果,犬戎兵到,镐京失守,褒姒被掳,幽王、虢石父被杀,平王继位,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肇始。后人有诗云: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动用国防军事设施,调动诸侯兵马,仅为美人一笑,以至于国破身死,从“投入”与“收益”的比例来看,此忽悠的成本堪称历史最高了。

二最神奇的忽悠:海上寻仙,徐方士忽悠秦始皇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兴东巡,到达琅邪。琅邪郡有个方士叫徐福,上书秦始皇,称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是仙人居所。秦始皇信以为真,征集数千名男女,让徐福率领到海中求仙。不料,一去数年终无所获。徐福便再次上书,继续忽悠秦始皇,说蓬莱神山之药,本来唾手可得,只是海中大鲛鱼常阻碍船队行进,请陛下派遣神射手和我一同人海,用连弩射杀鲛鱼。

刚巧秦始皇曾梦见与海神作战,占梦博士的解说和徐福的说法竟然十分吻合,秦始皇又一次深信不疑,于是命令人海船队配备捕捉大鱼的工具,亲自率领连弩射手寻找大鲛,直到之罘(烟台)才见到一只,便用连弩射杀。在返回途中,秦始皇身染重病,不久在河北沙丘驾崩,他延年益寿的幻想终成泡影。而徐福则在齐郡黄县一带,筹集五谷、百工及数千名童男童女,扬帆东渡,一去不返。

有神山,有仙人,有大鲛,有海神,方士徐福的忽悠真是神奇到家了,如今的《哈利·波特》也不过如此。


三最阴险的忽悠:指鹿为马,赵太监忽悠秦二世

赵高曾为赵国贵族,亡国后被秦始皇阉割成为太监,骨子里恨死了秦始皇及其子孙。秦二世时,赵高为架空皇权,便忽悠胡亥,说陛下年轻,又刚即位,如果在朝堂上现场处理政务,万一言语有误,将有损陛下圣明,所以,陛下不必临朝听政,只管深居宫禁,一切由我处理就行。这话正中胡亥下怀,从此不理朝政。赵高独揽大权,但他还想试探朝臣是否真心归附。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说:“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仍坚持说是马,并指着众大臣说:“陛下如果不信,可以问问他们。”

大臣当中有几个据实说是鹿,但更多的人不敢实话实说,附和着赵高说是马。胡亥闻言,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精神惑乱竞不辨鹿和马,于是就召来太仆占卦。太仆得到赵高授意,便说胡亥在祭祀时没有严格遵守斋戒禁忌,所以神灵惑乱以至鹿马不分,必须严格行斋戒之礼。这样的忽悠使胡亥深信不疑,赶紧躲进上林苑,后来干脆跑到望夷宫避灾。胡亥一走,赵高便把那些实话实说的大臣纷纷治罪。此后,在赵高为非作歹之下,秦始皇一手缔造的大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赵高总算报了当年被阉之仇。

为了达到杀掉人家忠臣、毁掉人家江山的目的,赵高的忽悠真是歹毒之极。

公元464年,南朝刘宋王朝的第五任皇帝16岁的刘子业即位,史称前废帝。刘子业除了暴虐,其荒Yin*的程度也是旷古未有。他不仅与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Yin*乱,还与自己的亲姑姑新蔡公主乱*Lun。

新蔡公主是宁朔将军何迈的老婆,貌美如花,本来刘子业不认识自己这位年轻姑姑。有一次,刘子业在姐姐山阴公主面前发牢骚,说我给你找了30多个面首(男宠),遂了你的心意,却妨碍了我天天与你快活,你也得替我找一个好的,凭我恣意寻乐才好啊。于是,山阴公主便向皇帝弟弟推荐了自己的姑姑新蔡公主。

刘子业将亲姑姑留在后宫,一连好多天,爱不忍释。为了向自己的姑父何迈有个交代,刘子业对他忽悠道:“新蔡公主暴卒。”还命人从宫里抬出一口棺材,交给何迈殡葬。刘子业搞定了这一切之后,便册封新蔡公主为贵妃,对外称谢氏,令官人呼她为谢娘娘。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何迈听到了一点传闻,便开馆验尸,发现棺材里虽有一具女尸,但不是新蔡公主,而是被毒死的一个宫婢。何迈遭此忽悠,心中愤恨无比,暗中建立敢死队,准备利用出游的机会干掉刘子业,然而,终因谋事不密,反被刘子业所杀。

刘子业姐弟、姑侄肆意Yin*乱,已非人类之举,纯属禽兽。

五最肉麻的忽悠:托梦邀宠,朱前疑忽悠武则天

朱前疑是个靠肉麻逢迎而得到实惠的家伙。有一次,他上书武则天,忽悠道:“臣梦陛下寿满八百岁。”武则天大喜,当即提拔他为拾遗。不久,朱前疑又上奏:“臣梦陛下发白再黑,齿落更生。”武则天又提升他为驾部郎中,掌管全国马驴牛羊及武则天出入的车乘驿马。这还不算,还有一次,朱前疑出差回来,第三次上书武则天:“臣自河南返京,途经嵩山,闻见嵩山大呼陛下万岁,响彻云宵。”武则天闻言喜不自胜,嵩山乃五岳之首,如此良兆实为难得,于是赐给朱前疑一个绯算袋,按当时惯例,五品以上的朝臣才有资格佩戴,朱前疑获此殊荣,高兴万分。

然而,朱前疑贪心不足,后来又想故技重演捞实惠,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当时大唐出征契丹,下令京官每人捐一匹马,捐献者加封五品官。朱前疑自认为官运又至,便买了一匹马捐出后,等待封官。不过,这一次他失算了,捐马后很久都没有回音,朱前疑实在忍不住,就多次上书武则天要求提级。武则天终于看清这个家伙的真实面目,认为他太过贪鄙,就命令退还他捐献的马,并将前面所赐官爵全部免掉,还强令他滚回老家。

武则天虽为帝王,但终归是女人,但凡女人都愿意别人夸其年轻漂亮,所以,再怎么肉麻的忽悠,女人都会笑纳。再则,千万不可直接向女人讨要好处,因为除了青春之外,女人对财产同样敏感。

六最搞笑的忽悠:蝗不食禾,京兆尹忽悠唐僖宗

蝗灾,是中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灾害之一,人们往往谈蝗色变,可是有个叫杨知至的家伙,偏偏以蝗求赏,着实把当朝皇帝忽悠了一把。

公元875年秋,大批蝗虫向京畿之地飞袭而来,遮天蔽日,所过之处,一切绿色植物瞬间被啃光。然而,当时的京兆尹,也就是首都市长杨知至上奏朝廷说:这次蝗灾,波及全国,托皇上的恩庇,独京畿一带,蝗虫虽然也飞来了,但一只只都抱着荆棘,宁肯饿死也不吃田里的稼禾。

看到这样的奏折,唐僖宗高兴坏了。那些大臣们不敢扫皇帝的兴,都顺水推舟,纷纷上殿道贺,歌颂皇帝英明圣德,将唐僖宗这个傻小子忽悠得心情爽极了,根本不知国祸之至。

蝗虫不吃庄稼,真亏杨知至想得出来,忽悠到这个份儿上,除了感觉滑稽好笑之外,真的是无话可说。

七最死板的忽悠:刀枪不入,郭神仙忽悠宋钦宗

郭神仙本名郭京,是个无赖。北宋靖康元年八月,金军对宋朝发动总攻,闰十一月杀到宋都开封城下。这时,宋钦宗已经无将可用,正束手无策之际,郭京跑出来忽悠朝廷,声言自己会神术“六甲法”,可以把金军全部消灭,生擒敌军主帅。所谓“六甲法”,就是选拔男子7779人,施行法咒后,刀枪不入。宋钦宗听到奏报后,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马上给郭京封官,命他施法术与金军决战。

郭京施法的日子到了。他命城上守军撤退,不准偷看,忽悠道:如果有谁偷看就会使神术失灵。然后,他又命人打开城门,派七千多名所谓的神兵出击金兵。结果,这些神兵非但不能保证刀枪不入,还被金兵杀得七零八落,如果不是守城的士兵紧急关闭城门,金军差点就乘势冲人。见此情景,这个郭神仙再次忽悠道:看来还得由我亲自出城作法才行啊。于是,他率领残余神兵,缒城而下。不过,他没有冲向敌阵,而是头也不回地一溜烟逃走了。就在此时,金军猛烈攻城,城上没有守军,顷刻陷落,导致徽、钦二帝被俘,北宋落幕。

忽悠一下,弄点实惠,然后跑掉也就罢了,何苦要白白葬送七千之兵、满城之民、一国之君呢?

八最无耻的忽悠:虚构战功,贾似道忽悠宋理宗

公元1259年9月,忽必烈率领人马一路打到鄂州(今湖北武昌),宋理宗急忙命令四川宣抚使贾似道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屯兵汉阳以增援鄂州。贾似道本是个不学无术之徒,同时也是个惜命怕死的家伙,不敢与蒙古军交兵,便迫不及待地暗自遣使向忽必烈求和,擅自开出条件:宋朝向蒙古称臣,降为藩属;两国以长江为界,南宋将江北土地全部割让;南宋每年向蒙古进贡银币20万两,绸缎20万匹。

当时,忽必烈正急于北返争斗大汗之位,便仓促接受了贾似道的条件,率军北还。贾似道立即叛盟,下令截杀蒙古负责殿后的散兵游勇,用他们的人头,作为辉煌战果的证据,向宋理宗报捷,大言不惭地忽悠道:“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宋理宗心花怒放,为贾似道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后来,蒙古派人找到贾似道要求兑现当年的合约,贾似道将使者秘密囚禁,以至于全国都没有人知道他私自求和的事情。从此,贾似道被宋理宗视作“王室有同于再造”的大救星。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独揽朝政奠定了基础。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当代著名诗人北岛的这句诗是整个事件的最好注脚。

九最愚蠢的忽悠:吝惜内帑,崇祯帝忽悠众朝臣

公元1643年,李自成百万大军直逼大明帝国的心脏北京,崇祯帝决定调吴三桂人关保卫。这项军事行动大约需要100万两银子,可是,当时国库存储仅有区区40万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请崇祯帝能够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费。没想到,崇祯帝在朝堂上,忽悠众大臣,说:“内帑也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顾不得君臣之礼,顶撞道: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干什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面对这样的质问,崇祯帝却顾左右而言他。既然皇帝本人都不肯掏钱保自家的江山,别人就更不肯了。崇祯帝逼着大臣们无偿捐款,大家也都学着他一个劲地哭穷,最终只募集到20万两。

崇祯帝是不是真的没有钱呢?当然不是。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他的宫内搜出白银多达3700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其中。

国家危亡之际,作为一国之主,不带头担当责任,眼瞅着江山不保,身死族灭,真是愚蠢之极。

十最强硬的忽悠:炮轰皇宫,鹿钟麟忽悠清逊帝

公元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4日,民国政府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冯玉祥关于驱逐溥仪出宫的议案。5日,正式下令将溥仪等驱逐出宫,废除帝号。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限令溥仪等在2小时内全部搬离紫禁城。

溥仪3岁登基,6岁退位,根据民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和《优待皇室条件》的规定,一直居住在紫禁城内,称孤道寡。1917年6月,张勋带3000辫子军进入北京,拥戴溥仪搞了一场仅仅维系了12天的复辟闹剧。这个闹剧的后果是:许多人觉得溥仪不安分,留在宫中,等于是给中华民国还留着一条辫子,旧皇宫是复辟势力的大本营。于是,便引出了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

现在,从溥仪的角度讲,要他2小时内搬出皇宫的确有点仓促,但是,对于已经实现共和制的中华民国来说,溥仪在皇宫多待1个小时都是不好的政治影响。所以,鹿钟麟极力催促溥仪等人赶快搬离。但是,敬懿(同治妃)、荣惠(同治妃)两位太妃死活不肯搬走,溥仪也想找庄士敦和醇亲王商量对策,大有故意拖延之嫌。面对这种情况,鹿钟麟显出军人本色,大声说:如果逾时不搬,宫外就要开炮!其实,鹿钟麟并不是真的要开炮,只是吓唬一帮前清遗老而已。经此一吓,王公大臣纷纷请求宽限时间,以便入告溥仪早作决断。鹿钟麟便故意对军警说:“告诉外边的部队,暂勿开炮,再限20分钟!”内务府大臣绍英不敢耽搁,急告溥仪。溥仪觉得实在是拗不过了,当日下午4时10分搬离紫禁城。

鹿钟麟恐吓式的忽悠有效地解决了一个棘手问题,彻底割掉了拖在民主共和背后那最后一绺旧皇朝的小辫子。

展开全文
上一组:中国历史上被下毒致死的皇帝有哪些?
下一组:古代皇妃侍寝秘闻:太监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相关信息
野史趣闻:宋朝三个皇帝为何拒绝登基

为了坐上皇帝的宝座,只要能继承的人大都是拼命争夺,然而,在宋朝有三位皇帝却拒绝登基。面对如此有魔力的宝座,却不动心,这又是为何呢? 1、宋英宗赵曙---藩王登基的惊悸 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

古代女子的守宫砂是真的吗?

在古装剧中经常看见女孩子的父母或者师傅会在其手臂上点一个守宫砂,砂在贞操在,一旦贞操消失那必是终身耻辱。那么这古代女子的守宫砂是真的吗?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不会消去,但一旦和

传说中的易容术,一个变脸的恐怖过程

易者改变,容者容貌,所谓易容术便是改变人容貌的技术(艺术)。 在一些小说或者电影中常常有关于易容术的描写,常常是转身之间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容貌,这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一个人要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容貌,这是可能的,但是在短时间内却是不可能

三寸金莲的血泪史:中国古代缠足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国古代妇女缠足至今都是一个 历史之谜 ,人们仍难理解为何要缠足。那么缠足,何时产生?又为何流传千年? 1、缠足自上至下流行 司马迁的《史记》称:临淄女子,弹弦,呫缠。其中呫缠可能指缠足,或许仅限于少数风月场所中的女性

乾隆年间一起轰动的“冤魂附体”大案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头,正如每部戏剧都有一个缓缓拉开的序幕,莎翁的名作《哈姆雷特》也不例外,这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的缘起,就是父亲的冤魂向哈姆雷特讲述自己被害的经过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哈姆雷特搭上了自己乃至爱人的性命,才杀死了

中国盗墓史上未解的奸尸案

奸吕雉尸确实是中国盗墓史上最不能理解的一桩妖艳谜案。盗墓也叫掘冢,在汉代是一种违反人伦的不道德行为。然而,真正出现了盗墓奸事:不仅掠窃珠宝,还要奸尸。真是丧尽天良啊! 刘邦的老婆吕雉遭赤眉军辱尸体一事,赤眉军进入关中,攻占长安后,

揭秘雍正皇帝十五位兄弟的生死之谜

雍正继承皇位之日,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得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允禔、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佑、八弟允禩、九弟

乾隆年间借尸还魂案惊动纪晓岚

说起借尸还魂,很多人其实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因为很多人其实没有亲眼见过,不过,这样的事件确实是在历史上真真实实的发生过。清代文人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了一则离奇的借尸还魂案,案件的主审官为他的父亲,而同时期的另一著名

揭秘中国历史上16个少数民族的最终去向

一、匈奴 在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中国古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同一民族。近年来使用DNA

为何历代帝王都不将国都设在南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建都城一般是有山有水,易守难攻,有险可守是很重要的,例如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应天(今南京)建都,就是认为应天有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北方游牧部落最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擅长骑兵,南方大山,大河,多不宜攻克,并且皇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