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被下毒致死的皇帝有哪些?

时间:2022-09-05 分类: 野史秘闻 查看: 174

自秦始皇帝开始至清宣统帝退位止,在这一个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帝权中,究竟有哪些皇帝死于毒害,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得知,中国历史上被下毒致死的皇帝一共有11位,分别是:西晋惠帝司马衷、西晋怀帝司马炽、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北魏孝明帝元诩、北魏孝武帝元脩、西魏废帝元钦、西魏恭帝拓跋廓、北周明帝宇文毓、唐中宗李显、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赖、清德宗光绪帝。

一、西晋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6年),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无法解决他统治时期的政治困难,造成了八王之乱,他本人成为他人的傀儡,光熙元年(306年)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二、西晋怀帝司马炽

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西晋的第三代皇帝(晋怀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北汉皇帝刘渊之子刘聪率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太子司马诠被杀,史称永嘉之祸。晋怀帝被俘后封为会稽郡公,并被囚禁。建兴元年(313年)二月初一,晋怀帝在正月的朝会上被命令为斟酒的仆人,有晋朝旧臣号哭,令刘聪反感,不久用毒酒毒杀之,享年30岁,葬处不明。

三、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是文成帝拓跋濬的长子,465年-471年在位,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第五代皇帝。456年被立为太子,465年继位。皇兴五年(471年)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476年,由于杀了嫡母冯太后宠爱的大臣,被对方毒死,时年23岁。

四、北魏孝明帝元诩

北魏孝明帝元诩(510年-528年),是宣武帝元恪的次子,515年-528年在位,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第八代皇帝。公元528年,已经19岁的元诩对胡太后的专权非常不满,于是法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料密诏被胡太后查出,她看后大怒,于是毒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元诩。

五、北魏孝武帝元脩

北魏孝武帝元脩,字孝则,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534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李氏。永安三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532年被高欢立为帝。534年与高欢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孝武帝率众入关中投奔宇文泰,十二月被宇文泰[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毒杀。

六、西魏废帝元钦

元钦(525年年-554年),西魏第二任皇帝,西魏文帝元宝炬之子,公元525年生于范阳(今北京),大统十七年(552)中进士,551年即位,沿用文帝年号,552年去年号,称元年。554年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

唐朝的张固写了一本叫《幽闲鼓吹》书,其中卷五十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唐时期,京城发生一件大案,牵扯到不少官员,但因为有人暗中活动,所以迟迟不能结案。有一天,宰相张延赏想起此事,非常愤怒,便召见司法官吏,当面下令:“此案已久,限在十天内审结。”第二天上午,张延赏来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发现书案上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三万贯,请不要过问此案。”张延赏大怒,当即把纸条撕了,又下令下属督促审理此案。可隔天去办公,见书案上又出现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钱五万贯”。张延赏更是气愤,下令限在两日内审结。又过了一日,桌上又有了一张纸条,写着:“钱十万贯。”张延赏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钱至十万,已经可以通神了,没有不可挽回之事。我怕由此得祸,只能不去管这桩案件了。”

这个故事就是“钱能通神”的掌故。钱能通神,所以在官场上,各种小人物都忙着借各种名义给上司送礼。

明代万历年间大臣张居正有一次回家奔丧,为了让丞相大人旅途舒适,知府钱普早早就命人专门为张居正制作了一顶豪华的轿子:轿前有好几重门,门后有考究的寝室以供休息;两旁还各有一小亭子,里面分别有一名童子,专门负责打扇焚香。就这样,三十二名轿夫抬着张居正,浩浩荡荡一路南下。由于听说张居正喜欢美食,每到一地,当地官员都会投其所好,将上百道珍馐美味呈送到饭桌上。钱普是无锡人,正好能烧得一手吴地菜肴。当张居正吃到钱普这个知府亲自为他烹制的美味后,很是满意地称赞知府钱普:“我一路走到这儿,才算吃了一顿饱饭。”

在官场里,礼品还可以定人品。潘祖荫是咸丰时期的进士,历任工部、刑部、礼部尚书,最高时做到军机大臣。一次在军机大臣任上,是个节假日,诸多官僚到他家里玩麻将,边玩边扯白话,扯到了某地方提督。潘祖荫对这人满口称赞,说此人忠肝义胆,德才兼备。

官员李文田听了有些好奇,就问潘祖荫:“此人有什么功绩?”潘祖荫说:“不太清楚。”李文田又问:“此人的长相如何?”潘祖荫又说:“没有见过。”这就奇怪了,不知其功,不曾见面,却说这人德能勤绩很高,潘祖荫为何会赞美此提督呢?潘祖荫自己说明原因:“此人送我的鼻烟很贵,我就知道此人不错。”
就凭一个鼻烟,潘祖荫就对没有见过面的地方提督人品作了这么高的评价,而那个地方提督也就获得了京都大官潘祖荫如此的美言。由此可见,鼻烟这个礼品在官场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对这一点,送鼻烟的地方提督肯定也深知此礼品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会选上等的礼品献给潘祖荫。礼品定人品,这还只是礼品在官场上的作用之一。

七、西魏恭帝拓跋廓

西魏恭帝拓跋廓,鲜卑族,汉名元廓,魏文帝第四子,代北人(今山西代县)。北朝时期西魏政权的末位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554-558年为期四年。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子宇文觉袭职专权,公元557年初,宇文觉称帝,逼魏恭帝拓跋廓禅位,降封他为宋公,寄居在长安大司马宇文护府中,不久,宇文觉授意其叔宇文护用毒酒将拓跋廓毒死。

八、北周明帝宇文毓

北周明帝宇文毓,(534年—560年),突代郡武川人,生于魏孝武帝永熙三年,死于武成二年,年二十七岁。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封宁都郡公。他在位三年,560年被宇文护(宇文护,字萨保,宇文泰的侄儿。)毒死,谥明帝。

九、唐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705年—710年在位。公元710年5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时年55岁。

十、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赖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赖(1300年农历十一月—1329年农历八月),1329年正月—1329年八月在位。元武宗长子,母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元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不到八个月便被元文宗毒死,时年30岁。

十一、清德宗光绪帝

清德宗光绪帝1871年生,曾于亲政的较短时间内试图改革,任用康有为变法维新,最终不敌守旧派及其后台慈禧太后,被软禁瀛台,整整过了10年的幽禁生活,长期忧闷,无处发泄。
进入21世纪,光绪之死的谜案又被提上日程,由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个单位共同合作,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运用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最精密的仪器,对光绪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进行反复的检验和缜密的分析研究。该研究工作极为复杂艰难,研究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经科学测算,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败尸体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

2008年11月14日是光绪帝去世一百周年,“光绪死因”在此时得以确证,别具历史意义。但关于毒死光绪的凶手,还尚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唐朝的张固写了一本叫《幽闲鼓吹》书,其中卷五十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唐时期,京城发生一件大案,牵扯到不少官员,但因为有人暗中活动,所以迟迟不能结案。有一天,宰相张延赏想起此事,非常愤怒,便召见司法官吏,当面下令:“此案已久,限在十天内审结。”第二天上午,张延赏来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发现书案上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三万贯,请不要过问此案。”张延赏大怒,当即把纸条撕了,又下令下属督促审理此案。可隔天去办公,见书案上又出现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钱五万贯”。张延赏更是气愤,下令限在两日内审结。又过了一日,桌上又有了一张纸条,写着:“钱十万贯。”张延赏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钱至十万,已经可以通神了,没有不可挽回之事。我怕由此得祸,只能不去管这桩案件了。”

这个故事就是“钱能通神”的掌故。钱能通神,所以在官场上,各种小人物都忙着借各种名义给上司送礼。

明代万历年间大臣张居正有一次回家奔丧,为了让丞相大人旅途舒适,知府钱普早早就命人专门为张居正制作了一顶豪华的轿子:轿前有好几重门,门后有考究的寝室以供休息;两旁还各有一小亭子,里面分别有一名童子,专门负责打扇焚香。就这样,三十二名轿夫抬着张居正,浩浩荡荡一路南下。由于听说张居正喜欢美食,每到一地,当地官员都会投其所好,将上百道珍馐美味呈送到饭桌上。钱普是无锡人,正好能烧得一手吴地菜肴。当张居正吃到钱普这个知府亲自为他烹制的美味后,很是满意地称赞知府钱普:“我一路走到这儿,才算吃了一顿饱饭。”
在官场里,礼品还可以定人品。潘祖荫是咸丰时期的进士,历任工部、刑部、礼部尚书,最高时做到军机大臣。一次在军机大臣任上,是个节假日,诸多官僚到他家里玩麻将,边玩边扯白话,扯到了某地方提督。潘祖荫对这人满口称赞,说此人忠肝义胆,德才兼备。

官员李文田听了有些好奇,就问潘祖荫:“此人有什么功绩?”潘祖荫说:“不太清楚。”李文田又问:“此人的长相如何?”潘祖荫又说:“没有见过。”这就奇怪了,不知其功,不曾见面,却说这人德能勤绩很高,潘祖荫为何会赞美此提督呢?潘祖荫自己说明原因:“此人送我的鼻烟很贵,我就知道此人不错。”

就凭一个鼻烟,潘祖荫就对没有见过面的地方提督人品作了这么高的评价,而那个地方提督也就获得了京都大官潘祖荫如此的美言。由此可见,鼻烟这个礼品在官场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对这一点,送鼻烟的地方提督肯定也深知此礼品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会选上等的礼品献给潘祖荫。礼品定人品,这还只是礼品在官场上的作用之一。

展开全文
上一组:中国历史上十位不可思议皇帝
下一组:中国历史上那些祸国殃民的大忽悠
相关信息
野史趣闻:宋朝三个皇帝为何拒绝登基

为了坐上皇帝的宝座,只要能继承的人大都是拼命争夺,然而,在宋朝有三位皇帝却拒绝登基。面对如此有魔力的宝座,却不动心,这又是为何呢? 1、宋英宗赵曙---藩王登基的惊悸 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

古代女子的守宫砂是真的吗?

在古装剧中经常看见女孩子的父母或者师傅会在其手臂上点一个守宫砂,砂在贞操在,一旦贞操消失那必是终身耻辱。那么这古代女子的守宫砂是真的吗?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不会消去,但一旦和

传说中的易容术,一个变脸的恐怖过程

易者改变,容者容貌,所谓易容术便是改变人容貌的技术(艺术)。 在一些小说或者电影中常常有关于易容术的描写,常常是转身之间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容貌,这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一个人要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容貌,这是可能的,但是在短时间内却是不可能

三寸金莲的血泪史:中国古代缠足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国古代妇女缠足至今都是一个 历史之谜 ,人们仍难理解为何要缠足。那么缠足,何时产生?又为何流传千年? 1、缠足自上至下流行 司马迁的《史记》称:临淄女子,弹弦,呫缠。其中呫缠可能指缠足,或许仅限于少数风月场所中的女性

乾隆年间一起轰动的“冤魂附体”大案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头,正如每部戏剧都有一个缓缓拉开的序幕,莎翁的名作《哈姆雷特》也不例外,这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的缘起,就是父亲的冤魂向哈姆雷特讲述自己被害的经过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哈姆雷特搭上了自己乃至爱人的性命,才杀死了

中国盗墓史上未解的奸尸案

奸吕雉尸确实是中国盗墓史上最不能理解的一桩妖艳谜案。盗墓也叫掘冢,在汉代是一种违反人伦的不道德行为。然而,真正出现了盗墓奸事:不仅掠窃珠宝,还要奸尸。真是丧尽天良啊! 刘邦的老婆吕雉遭赤眉军辱尸体一事,赤眉军进入关中,攻占长安后,

揭秘雍正皇帝十五位兄弟的生死之谜

雍正继承皇位之日,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得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允禔、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佑、八弟允禩、九弟

乾隆年间借尸还魂案惊动纪晓岚

说起借尸还魂,很多人其实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因为很多人其实没有亲眼见过,不过,这样的事件确实是在历史上真真实实的发生过。清代文人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了一则离奇的借尸还魂案,案件的主审官为他的父亲,而同时期的另一著名

揭秘中国历史上16个少数民族的最终去向

一、匈奴 在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中国古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同一民族。近年来使用DNA

为何历代帝王都不将国都设在南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建都城一般是有山有水,易守难攻,有险可守是很重要的,例如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应天(今南京)建都,就是认为应天有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北方游牧部落最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擅长骑兵,南方大山,大河,多不宜攻克,并且皇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