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名人 » 正文

魏时珍 [公元1895年-1992年,四川第一位数学博士]

351次  2020-08-23  分类 : 四川 南充市  评论(0)
魏时珍(Wei Shizhen)(1895~1992),名嗣銮,字时珍,清光绪21年(1895年)出生于今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魏家坝村,德国哥廷根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数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学教育工作。
1920年8月,魏时珍来到德国求学,4年后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这既是四川省最早的数学博士,也是当时中国人在哥廷根大学获得的最高荣誉,比中国最早的数学博士胡明复只晚了7年;魏时珍写信给爱因斯坦,请求将相对论介绍到中国,成为最早介绍相对论的学者之一;学成归国后,魏时珍来到成都,辗转于四川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任教,退休后,在少城奎星楼街一间中西合壁的小公寓中度过了晚年。
书香世家出才俊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魏时珍生于四川蓬安县周口镇魏家村,原名魏嗣銮,字时珍。魏家是书香世家,祖父魏鼎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举人,曾任大竹县(今四川大竹)教谕、蓬安玉环书院山长、成都锦江书院教授;大伯父与二伯父皆是秀才;魏父魏锡远是当地商贾,魏母雷氏生有四男四女,魏时珍是老大。
魏鼎虽是清朝举人,戊戌变法以后,转而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产生浓厚兴趣,尤其喜欢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名学》与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书籍。祖父广阔的视野对童年魏时珍影响很大,魏时珍自幼聪慧,悟性很高,却又勤奋好学。祖父对他期望很高,时常以古今中外贤者大儒的事迹相勉励。魏时珍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经史百家,中外名著,无不潜心研读。童年的魏时珍,即表现出异于同龄人之处。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魏时珍考入四川高等学府分设中学(石室中学前身),只身来到成都求学,不过,他并不寂寞,在这里他很快遇到了一些志气相投的同学,如王光祈、李劼人、郭沫若、周太玄、蒙文通、胡少襄、曾琦等人,他们彼此志气相投,常在一起切磋学问,针砭时政。魏时珍的这些同学,后来都成了一代才俊。有一次,王光祈、李劼人、魏时珍等人还一起来到成都东郊沙河堡菱角堰周太玄家中聚会,效仿“桃园结义”,相约死后同葬该处。
1912年,魏时珍从四川高等学府分设中学毕业,不久考入上海同济医工学院;1915年,魏时珍从同济大学电机科预科毕业。此时的社会急剧动荡,魏时珍并不满足于只是找个工作糊口,他正在思考着更大的问题。
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与王光祈、周太玄、曾琦、张尚龄、雷宝菁等人发起成立了一个“少年中国学会”,决心“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入会会员应“奋斗、实践、坚忍、俭朴”。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李大钊在大会上建议将学会的宗旨改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获得一致通过。当时,台下便坐着青年魏时珍,与当时的许多青年一样,魏时珍也矢志报国、渴望有所作为,他是“少年中国学会”最早的会员之一,后来又热心介绍宗白华、沈泽民、沈君忾等人加入学会。
同年末,老同学王光祈又与-、李大钊、蔡元培等在北京、上海组织了“工读互助团”,魏时珍也欣然入团。然而,很快,魏时珍便步入了迷惘,“少年中国学会”因内部出现重大分歧,“工读互助团”随之解体。面临挫折,魏时珍内心十分痛苦,一度无所适从。“忽忽半年,毫无建树,清夜思之,汗如雨下,加之一年以来,……思想破产,直欲赴郊外放声痛哭一场”,王光祈的这段感伤的文字,正是魏时珍等人迷惘心情的写照。
将相对论带入中国
魏时珍并未就此沉沦,他将目光投向国外,期待在欧洲寻找新的出路。1920年3月,24岁的魏时珍与28岁的王光祈相约联袂出国留学。他们第一站到了法国巴黎,并在这里遇到了周太玄和李劼人,周与李当时就读于著名的蒙彼利埃大学,周太玄主攻博物学,李劼人则酷爱法国文学。四位同窗好友在异国重逢,无疑令人倍感欣慰,他们同住在巴黎拉丁区,相互切磋,相互探讨,甚是相得。周、李在法国已有时日,经常带着魏、王体验法国风情,巴黎的大街上,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同年7月,魏时珍、王光祈依依不舍地告别好友,转道德国法兰克福。王光祈受聘为北京《晨报》、上海《申报》与《时事新报》的驻德特约记者,但他长于英语,德语欠佳,魏时珍便成为他的德语“顾问”。王光祈刊发的相当一部分稿件,里面都有魏时珍的功劳。
1年后,王光祈赴柏林一家专科学校补习钢琴,魏时珍则进入德国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深造,师从希尔白特、科朗、波尔恩、列尔松等国际知名的数学、物理、哲学教授。大师的风范与见解令此时的魏时珍大开眼界,他对数学也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从此,哥廷根大学便时常能看到一个中国学生的身影,他勤奋好学,在图书馆翻阅最新的数学报告,向导师请教疑难问题,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得到了异国同学的交口称赞。
1923年初,朱德与孙炳文也来到德国,寄居在魏时珍宿舍附近。朱德、孙柄文起初不会德文,便想请魏时珍辅导,每月给两英镑酬金,魏时珍婉言谢绝,平时有时间便过来帮助两人补习德文。不久,孙炳文先行回国,朱德仍坚持学习德语。朱德、魏时珍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既是老乡,又是朋友,朱德时常用自己拿手的川菜招待魏时珍,并对这段患难交情铭感难忘。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朱德来成都视察,百忙之中仍邀请魏时珍共进午餐,观赏戏曲,畅叙当年往事,倍感亲切。
1924年,已步入而立之年的魏时珍以一篇《在均匀分布的压力下四周固定的矩形平板所呈现的情况》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这是当时数理学科最高的学位,也是中国人在哥廷根大学获得的最高荣誉。而放眼四川,魏时珍是四川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比1917年中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胡明复只晚7年。在这几个“第一个”背后,不知魏时珍为此付出了多大努力。
在德国的魏时珍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与兴趣,他攻读的虽是数学博士,却对德国古典哲学、文学等均潜心研讨,且多有心得。他提出,德国批判主义与中国宋儒程朱之学其实有其相通之处,使得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为之一新。此外,魏时珍还关注着国际最新的物理学动态,当他听说爱因斯坦正在柏林大学讲学,便马上给爱因斯坦写信,希望能得到指导,将相对论介绍到东方。爱因斯坦很快回信,魏时珍遂夜以继日精心研讨,撰写了一篇关于相对论学说的科学论文,连同爱因斯坦的复信寄回祖国发表,成为最早向国内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者之一。
学成归国教书育人
1925年,魏时珍婉言谢绝导师、同学的一再挽留,毅然回国,走上了一条教书育人的道路,先后在上海同济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理学院、川康农工学院、国立成都理学院任教,乃至担任院长,培养了大批人才。川康农工学院和国立成都理学院都由他亲手创办,在当时的环境与条件下,魏时珍能如此关注教育,殊难可贵。
魏时珍早年受祖父影响,认为文、史、哲应为一体,密不可分,而欧洲科学在古希腊时期其实包含于哲学之中,后来逐渐分离,衍生出许多专业、学科,陆续出现了二千多种专业,越分越细,越分越多。对此,魏时珍颇有微词。事实上,美国科学家已发现分科太细,其实不利于实用与综合发展。比如说,医学分科太细,一个患者得到许多科诊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病人费时耗钱,却往往难以根治。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职公务人员对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均有较好基础,鉴于此,魏时珍提出,大学专业设置不宜过细,文科、理科应该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既能获得本专业的知识,又可以对其他学科有所了解,这样,一方面,学生的个人修为能得到加强,吃“复合维生素”;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综合人才。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在强调综合素质的今天,魏时珍的教育思想,并不落后。
上世纪30年代,魏时珍把这种教育理念带到四川大学,在他就任四川大学理学院院长时,便向学校建议:数学学院应开设文、史课程,文、法学院的学生也应该学习一点自然科学。上世纪40年代,魏时珍来到成都理学院,并特聘四川大学老教授彭芸生讲授古典文学,吴天墀先生讲授中国通史。
德国归来的魏时珍给学生带来了最新的数学理念,早在上世纪30年代,魏时珍就在国内讲授“偏微分方程”、“变分法”、“相对论”等新兴学科,他的讲课,开门见山又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却又重点突出,成为四川省有名的数学大师。他的学生这样回忆:教台上的魏时珍衣着朴素,却干净整洁,每节课都充满着热情。
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魏时珍当选为第一届理事,并担任杂志编委会成员,此时的他,已成为中国数学界的元老。魏时珍研究领域是微偏分方程和数学物理研究,对当时的中国数学界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神秘而充满挑战性的学科。而早在留学德国期间和回国初,他已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数学论文:1925年他在《少年中国》学刊上发表《人类进化面面观》《科学之宗旨》《量子论的数学基础》。
魏时珍的研究领域,并不局限于数学本身,这与他的治学思想颇有渊源,而他对于各门学科的理解与研究,往往令人大为赞叹。1937年,魏时珍在《哲学评论》学刊上发表《康德与马克思对话》;1958年,他又主编《相对论》;1980年,他又在成都撰写《孔子论》一书,论述老子倡导仁政爱民,有教无类,礼乐修身的事业。魏时珍就是这样一位数学家,除了他的数学研究,哲学、文学、物理他都信手拈来,令时人惊诧无比。1982年,魏时珍在国外的朋友、学生收集他在海外发表的论文,汇总出版了《魏嗣銮先生科哲论文集》。
晚年寓居成都
魏时珍回国后,王光祈一直留在德国学习音乐,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在波恩辞世,好友的陨落令魏时珍倍感悲痛,后来,李劼人设法将王光祈骨灰运送回沙河堡菱角堰安葬,给了魏时珍莫大安慰。
由于早年参加过“青年党”,文革中,魏时珍受到冲击。然而,他始终保持了一个学人的风范,“凡是真实的不必都要说,而你所说的却必须都是真实的”。“疾风知劲草”,-过后,魏时珍又回到川大继续任教。
魏时珍自己设计了一座中西合壁的小公寓,公寓建于少城奎星楼街,他的晚年,就在这个安静的小院子里度过。庭院花木扶疏,绿草如茵,清爽宜人,足以修身养性。学校不再让他授课带研究生,安排他在家颐养晚年,魏时珍每天大早起床,来到院中浇花,泡一杯清茶。他虽已没有教学任务,川大的老师和他过去的弟子还是经常登门问安。有数学家到成都讲学,也要到这里看望老前辈,因此,小公寓虽然安静,却常有客人拜访。
1984年,在魏时珍90大寿之际,德国哥廷根大学给这位60年前获得学校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寄来了一张荣誉证书,对他数十年来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以及对中国与德国数学交流领域的卓越贡献给予了极高评价。
魏时珍家的客厅墙壁上,悬挂着陶亮生撰写、书法家梁伯言题书的一幅立轴,立轴内容为:“重宴琼林旧有章,何图域外更堂堂。金书抵得宫花报,蔗境还添瑞脑香。师及口中频齿及,孙曾膝下益眉扬。今春正是贞元会,一颗奎星耀海邦”。立轴生动概括了魏时珍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教书育人,晚年心如止水的一生。1992年6月,魏时珍病逝于成都,享年97岁,临终前再三嘱咐后人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将骨灰撒入江河。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7170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