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际春
(1900-1968)
中共中央委员,第二野战军副政委,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0年12月29日生于宜章县罗轸谢家一个贫农家庭。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区分部委员,负责农协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到宜章县立女子初级师范当教员,同时任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兼任党的学生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受 派通缉,--。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中共宜章县委委员、农委书记。随军上井冈山,先后在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第二纵队政治部和党委会做宣传工作。1929年任红四军党委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军委总政治部织干事。
1932年后,任红三军党委秘书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十三师、红十五军第四十五师、红十一军第三十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裁判所所长,红军第二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参加了长征。1935年调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任政治教员,后代理政治部主任,历任红军大学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科科长,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绥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兼宣传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重庆市军管会主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部长、第二副书记、农村工作部部长。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1928年4月上井冈山直到红军长征,他一直做政治工作,强调政治工作重要,认为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是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保证。1932年12月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后,从实际出发,办起《战士报》,自编自演戏剧,推动部队文娱生活开展,有力发挥了政治工作作用。
他是人民军队院校教育领导人之一。1935年冬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亲自执教政治科目,旗帜鲜明地站在朱德、刘伯承一边,坚持北上方针,教育广大官兵,维护红军各方面军的团结。1938年2月任抗大政治部主任和学校党委会书记,负责实际领导工作,强调抗大是共产党的国防教育机关,是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而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大学校。特别注重党的建设,要求学员加强党的理论基础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抗大工作5年,培养了大批治党治军人才。
1945年9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及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从这时起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一直协助刘伯承、邓小平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1946年11月,他按照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拟订《团的党委会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受到-重视,在全军试行,推进了全军党的建设。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挺进大西南的北战南征的历程中,他都认真抓好政治思想工作,要求部队严格执行政策,加强军纪教育,密切军民关系。他发表了很多精辟讲话或报刊社论、文章,为军队的政治工作建设留下宝贵的文献。
1954年以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和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坚持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党的宣传工作、文化教育工作的路线和政策,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宣传文教事业,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文革”开始后,他遭到林彪、--集团的诬陷,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68年9月1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终年68岁。197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赞扬他是“发扬党的三大作风的模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