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名人 » 正文

谢砚林 [公元1923年-1947年]

333次  2020-08-24  分类 : 辽宁 大连  评论(0)
谢砚林,1923年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谢屯镇谢屯。谢砚林的家,在祖父那一辈,是个富户。到他父亲这一辈的时候,家境就衰落了,父亲靠摆摊点,再兼为人家代写书信、写呈子赚得的微薄收入,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
谢砚林9岁上学,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念了五年就辍学了。18岁那年,为了躲避当“国兵”,他来到日本侵略者在鞍山建的昭和制钢所当学徒工。1944年,他结束徒工生活,返回家乡,进入复州湾炭矿机械厂当了一名车工。
1945年,太平洋战争吃紧,日本兵员枯竭,加紧征兵。23岁的谢砚林属应征之列。这时他刚刚担起家庭经济重担,家里不能没有他。谢母怕他被抓兵,忧心过度,患脑溢血去世。国破家亦亡,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何日才是头!年轻的谢砚林,第一次强烈地感到,国家的安危与自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渴望着祖国的解放与强大。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了。这一巨大胜利,震撼着他的心。通过与原抗联战士赵让的交往,谢砚林开始懂得,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穷人干革命,穷人要翻身就得跟着共产党走。
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卫军四支队三团开进了瓦房店,复县解放了。赵让同自卫军取得了联系,开始时在西海区工作,后来便任县保安团的参谋长。11月底,谢砚林在赵让的介绍下,离开新婚刚七八天的妻子,参加了复县西海区工作队。从此,他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谢砚林以极大的热情随工作队下乡,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发动群众,发展生产,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扩军支前的运动中去。
经过几个月的实际斗争和锻炼,谢砚林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他当过工人,又念过几年书,很快在工作中显露出他的优良素质,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当时开辟工作急需大批干部,党组织把谢砚林列为培养对象。
1946年4月,经区工委书记冯吉林介绍,谢砚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上根据他的工作能力,把南海区以谢屯为中心的附近一些村屯的工作交给他去做。由于他工作出色,8月份便被提拔为副区长(没有区长),担负起领导全区工作的重担。
谢砚林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他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工作。在发动群众时,他用朴素的语文把革命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有一次,在一个有五六千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上,他把穷人为什么穷,有钱人为什么富,究竟谁养活谁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还把地主剥削农民的种种手段,揭露得淋漓尽致。最后,他归结为穷人要翻身得解放,就得起来干革命,跟着共产党走。连续几个小时的讲话,群众聚精会神地听,会场鸦雀无声。这次会议之后,很大一批群众,加入斗争行列。借着这个势头,他亲自组织全区各村农民斗争了恶霸地主郝仁山。
他有个堂伯父叫谢运年,是日伪时期复县教育局长,还是伪省议员,是有名的伪君子。他在瓦房店街和谢屯两处都有财产,在谢屯就有土地200多亩,盐滩两付斗(折150—700亩)。家有雇工、车马,有钱有势。谢屯群众起来斗争他的时候,其亲属们便找谢砚林求情。说什么:“本家本族的,亲不亲一家人。你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他是你的长辈份上,留点情面吧!”
对此,谢砚林不徇私情,反复向亲友们讲:谢运年是斗争对象,谁也不能包庇袒护。他对人民欠下了债,就应该偿还,这也是罪有应得。”最终还是斗争了谢运年。
解放初期,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谢砚林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身上经常穿着一件洗褪了色的对襟小褂,不肯添件新衣服。在斗争地主、恶霸的过程中,有多少钱财衣物打他手里过,可他从来寸布不拿,分文不取。有一次,区上一位同志在分浮财时给了他一双半高腰的0子,让他拿回去给妻子穿,他谢绝了。后来他们又托人将袜子捎给了他妻子。他知道后,耐心地对妻子说:“凡是公家的东西,咱们不能要。当干部的不能开这个头。点滴东西都要归公。”最后,还是将袜子送了回去。
1946年6月,蒋介石国民党背信弃义,单方撕毁停战协定,挑起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调兵遣将。一时间,乌云密布,硝烟四起,国民党中央军像蝗虫般地遍布东北辽南各地。
面对急剧变化的形势,中共复县县委于1946年9月下旬召开了紧急战备会议。会议决定,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壮大自己,县区机关和地方武装要全力以赴转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确保广大翻身农民的利益。
1946年11月23日,县政府撤出了瓦房店。随后,国民党一八四师的铁蹄踏进复县城。
中共南海区按照县委的部署,也组成了几个游击小组,分开活动。谢砚林带领十来个人活动在迟屯、王屯、夏屯、蔡屯、裴屯、于屯、丁屯、李屯一带。他们走乡串屯,同干部、群众座谈,一方面鼓励他们树信心,鼓勇气,坚持斗争;一方面打击、镇压那些蠢蠢欲动的地主、恶霸、汉奸、流氓等坏分子,以保护人民。
1947年初,国民党军队几乎占据了全县,只有南海区的部分地块尚未被占。这时,在复州城一带坚持活动的县农会会长陶林柏转移到这里。这样一来,谢砚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他还要保护好领导同志的安全。
谢砚林在四面受敌的狭小地带坚持斗争,处境异常困难。为同敌人周旋,有时一宿就得转移几个地方。他们吃不上饭,睡不好觉,饥寒交迫。可是,没有一个人动摇过,大家都坚信斗争的胜利很快会到来。
1947年大年三十的晚上,谢砚林带同志们来到了复州湾附近的罗屯。不料,他们的行踪被一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的坏分子察觉。谢砚林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唤醒酣睡中的战友们,秘密向靠海边近的西山屯转移。
罗屯距西山屯不足10华里。到达后已近拂晓。
初一这天,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人们觉得这个冬天钻心刺骨的冷。听说国民党军队已经来到了南海区,群众谁也没心思过年。家家紧闭门户,人人悬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时近中午,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军,由北向南沿着西山区、蔡屯、西沟三个方向朝海边扫荡而来,企图将我工作人员都逼到海边,绝其退路。
住在西山屯的谢砚林,发现敌人蜂拥而至,迅速组织大家往临海的台子山上撤退,自己则留在后面掩护。
西山屯到台子山,相距不到两华里。他们通过中间的开阔地时,被敌人发现了。一时间,枪声大作,弹雨纷飞。敌人嚎叫着向台子山扑来。
当谢砚林转移到台子山卧板沟的时候,紧追不舍的敌人离他也越来越近了。为了掩护大家尽快翻过山去,脱离险境,他凭借一块巨大的岩石,向敌射击。不料,子弹没有了,他随手狠狠地投出了一颗手榴弹。手榴弹的0声引起了敌人的注意,火力集中朝他射来。在他的周围,弹似飞蝗,溅起来的冻土碎石,使他抬不起头,睁不开眼,更是动不得身,最后,他身中数弹,身下的土地被鲜血染红了一片。
这时候,他忍受着巨大的疼痛,艰难地望了望山上,见同志们已经翻过山头,他那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42个冬春过去了,谢砚林被移葬在瓦房店市东山上的烈士陵园中。在丛林环抱之中,他同八百余名烈士一起,静静地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倾听着四周的松涛声,迎接着瞻仰的人群,含笑在九泉之下。
(瓦房店市党史办)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26120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