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名人资料网,著名人物网,名人名言,历史故事
周而复(1914—2004),现代作家,原名周祖式,旌德县人,生于南京。自幼入私塾学诗词习书法,1933年秋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在光华大学曾因参加进步-被捕。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参与创办《文学丛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吕佩芬(1855-1913),号晓初,又号筱苏,外号季兰子,旌德人。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后授于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顺天、贵州、湖南乡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京城经济特科收掌官,国史馆、武英殿和起居注协修,编修处总纂、功臣馆纂修、文处行走
舒雅(约939-1009),字子正,旌德四都(今旌阳镇新桥一带)人。舒雅出生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每夜以读完二盏灯油为限,油不尽不寝息。他才思敏捷,作文赋诗,立笔而就。并常常将自己著的诗文读给名家赏析,谛听行家里手的评论。有时也读给老妪
胡富(1446—1522),字永年,号龙峰,绩溪龙川人。七岁能诗,13岁中秀才,被时人誉为神童。成化七年(1471)27岁中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34岁中进士,授南京大理寺平事。入仕后,政绩颇著。弘治年间,他在任福建佥事时,福宁一地
江希舜(1585-1668),字孺慕,旌德县人。因祖上几代从医,成年后继承家业,行医于乡里,精于儿科。当时,皖南一带常有天花疫病流行,感染者儿童居多。一但染上此疾,大多有生命之虞,即便侥幸治愈,也会留下痘疤(俗称麻子)。可以说,天花在当时
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地方官,往往不因其位名传后世,而是因其艺因其文或因其道品为史为人传扬。清代的地方官方学成,就因为在夏津任职其间,组织纂修了一部名志—— 《夏津县志》(亦称《夏津县志前编》),而为后世念念不忘。方学成(1723—1
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旌德县白地镇下洋村人。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谭子文“生而体貌魁梧,见者目为伟人”。生平俭约,酷爱读书。幼时家贫,早年经商于六安双河集,经营数十年,乃成富商巨贾。清乾隆五十九年(179
刘光旸(生卒年不详),字若雨,旌德县蔡家桥镇乔亭村人。明未清初篆刻家、鉴赏家。刘光旸聪明睿智,擅长宝器和字画鉴别。顺治(1644-1661)初,尚书冯谧爱其才,招其进京,令刻《快雪堂法帖》。刻石摹镌精良,进呈顺治帝。帝召见,以王羲
鲍守业(约1625~1695),字承勋,旌德县俞村乡合锦人。木刻家。鲍守业擅长雕刻人物,刻有长洲(今江苏吴县)钱谷(磬室)绘图本《杂剧新编》。顺治(1644-1661)末年,奉召进京镌刻御像,名重一时,出京时都院饯别送行。康熙(1
姚配中(1792——1844),字仲虞。安徽旌德人。为师教授乡里二十余年,家贫而守坚,学优而遇蹇,以廪生病逝于故里。姚配中弱冠之年已博览经史,旁通百家之言,而尤其嗜好精研《易》经,对清代经学家张惠言《周易虞氏义》倾心研读,又求得李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