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明代 查看: 83
摘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解释: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比喻自己虽然是执行者,却是被人指使,身不由己不得不做罢了。
原文摘要:
北跪,引颈就刃。后人有诗叹曰:“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临亡犹北面,降者尽羞惭。”审配既死,操怜其忠义,命葬于城北。众将请曹操入城。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却说操长子曹丕,字子桓,时年十八岁。丕初生时,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圆如车盖,覆于其室,终日不散。有望气者,密谓操曰:“此天子气也。令嗣贵不可言!”丕八岁能属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骑射,好击剑。时操破冀州,丕随父在军中,先领随身军,径投袁绍家,下马拔
语出《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 北齐 魏收 《魏书》:“ 陈琳 作檄,草成。呈 太祖 ( 曹操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 太祖 平 鄴 ,谓 陈琳 曰:‘君昔为 本初 ( 袁绍 )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 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太祖 爱其才,不咎。”《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作“箭在弦上”。后用来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话不得不说的时刻。 柔石 《二月》二四:“﹝ 陶慕侃 :﹞‘……老兄,求你不要去。’ 萧涧秋 冷冷地说一句:‘箭在弦上。’”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中央和西南似乎箭在弦上的内战危机得以消除了。国共内战亦得以结束了,全国团结御侮的局面由是建立了起来。”
成语解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箭在弦上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使用例句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