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 西汉广川(德州)人。汉代思想家。他少年时攻读《春秋公羊传》,曾“三年不窥园”。后受齐鲁文化的熏陶而起于燕赵。他以自己的哲学论著不仅与赵人毛诗学开创者毛苌 、燕人韩诗学开创者韩英,在燕赵古地组成了西汉前期的一个地域文化圈,而且他还是当时的群儒之首,以文章道德冠名于世。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元年),23岁的董仲舒去京城长安应试,被授为《春秋》博士。他精通《五经》,熟谙阴阳五行及法、道、濡、墨各家,成为一代鸿儒,后辞职回到故里,钻研
春秋》,下帷讲诵,传授弟子。
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汉武帝刘彻召齐地濡生进京,举贤良时策时,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武帝采纳了董仲舒这一“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也发挥了《春秋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的统一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天人感应”说,把符瑞和灾异当作上天意志的反映,借以指导人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依据,使百姓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万民。上天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会用天气的异常变化表明对皇帝行为好坏的喜怒。他还指出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观,以此论证封建统治秩序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并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宣扬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的宿命论和黑、白、赤三统的循环论,在民间广为流传。他揭露“富者田连盯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阶级对立现象,并提了限田、 兼并的建议,还主张以教化为主辅之以刑罚,起到了进步的积极作用。他向汉武帝提出的设“五经博士”、“兴建太学”、“养天下之士”等主张,开创了国家大学教育的先河。因而得到汉武帝称赞,当下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让他辅佐江都王刘非。
汉武帝兄弟一共13人,都被封做王,江都王刘非本是个骄横任性、不守汉朝法令的人。董仲舒任江都相后,经常对他的行为加以指正、规劝,才使得刘非一辈子安分。后因别案受到牵连,董仲舒被降职为中大夫。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辽东高帝庙和长陵高园殿两地失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他根据《春秋》所撰推究义理,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结果奏章还没上呈,正巧赶上善于辩论的文人主父堰来看望他,当时主父于匾的官职只是个“郎中”,为升官,诡计多端的主父堰将董仲舒所撰推究义理稿寻机盗走,上奏皇帝。众儒生评其稿卑下迂腐,讽刺朝政,使得董仲舒被关入狱。后因汉武帝赞赏他的学识,特下诏宽恕了他的罪行,免官著书故里。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胶西王相空缺,在公孙弘(淄川人)的推荐下,董仲舒被汉武帝召回任胶西王相。胶西王刘端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弟,此人虽阴险毒辣,却久仰董仲舒的大名。董仲舒到任后,由于刘端对他特别好,声望一天比一大高。在丞相职位上干了一年多的董仲舒,发现刘端喜欢掩饰错误,不愿听劝告,“恐久获罪”,便辞官归里,结束了自己的仕禄生涯。归里后,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所著《春秋繁露》,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使他终成一代名儒。《史记》和《汉书》都为其立传。班固在《汉书》中说:刘向称他“有王佐之才”,并赞扬他为“群儒首”、“儒者宗”。王充在《论衡》中言:“文王之文在孔子,孔
子之文在仲舒”,“孔子终沦,定于仲舒之言”。
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董仲舒卒,葬于长安。汉武帝每经董仲舒墓地,均下马致敬 ,故称下马陵。现在的西安市碑林区有一条下马陵街,就是董仲舒墓址。1441年(明正统六年)德州知州韦景元修学宫掘地得“董子读书台”石刻,询其故址复建。《长河洁籍考》书中:“读书台,董生下帷之月也。原其东望长乐,西临广川、朽县,错齿于安陵、长河,同源夫德水,沉私符于载籍,摩竭筹于按图,繁露常滋,非有淮南之感,玉杯自在,宁谓垣乎之诈哉”和“董子,广川人,德州者。唐元和十年(815年)所徙之长河县,汉信都国之广川县也,夫汉之所谓广川者大矣,有城廓焉、有郊垌焉,百里之内,正值其地,或董子下帷处,按图考碣,适相符契”的记载,既指出了“董子读书台”的地理位置,又证实了董仲舒以广川人而在德州读书的可靠性。
标签: 中国 | 山东 德州 | 城区 | 德城区 |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