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名人

杨兴朝 [公元1964年-1984年]

时间:2020-08-23 昆明浏览量:333

杨兴朝,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云南省禄劝县云龙乡。上小学时,他学习勤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喜欢看课外书籍,特别爱看描写英雄人物的故事书。每当他从老师和同学手中借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连环画时,都显得非常高兴。每天放学回家,在帮助父母做完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之后,他总是独自一人找个安静的角落认真翻看连环画。他也爱看战斗故事片。只要和同学聚在一起,他就将所看的、听到的英雄故事讲给他们听。由于从小深受书本和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事迹的熏陶,杨兴朝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成为一名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1982年底,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适龄青年杨兴朝向父母表达了要报名参军的强烈愿望。父母理解儿子,支持他报名参军,使杨兴朝参军入伍的愿望得以实现。在新兵连训练期间,他勤奋学习军事技术,努力掌握杀敌本领。由于他好学上进,勤奋苦练,在射击、投弹等军事科目的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新兵训练结束后,杨兴朝被分配到通信连,他立志做一名优秀的通信战士,平时训练刻苦认真,一丝不苟,努力掌握通信技术。1983年底,杨兴朝的父亲积劳成疾,卧床不起,家中多次拍电报到部队,要他回家探望,但杨兴朝没请假。因为当时上级决定杨兴朝所在部队开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前线。他给家中回了一封短信,写道:“儿既然已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祖国和人民正需要我的时候,又怎能离开部队呢!请父母谅解,儿一定要用热血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保卫人民生活的安宁。”他将电报藏了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技术训练中去。部队进行临战动员时,杨兴朝积极报名上前线。
1984年4月,杨兴朝随所在部队开赴中越边境地区后,他亲眼目睹10号高地上的越军向我正在种玉米的同胞杨冒琴、杨冒勇两姐弟开 ,打穿杨冒琴的右肩,打断杨冒勇的左腿的罪恶行迳。他无比愤怒,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一条电线牵心中,青春伴着电流涌。为捍正义赴疆场,誓将热血换线通。”
4月30日,收复者阴山战斗打响后,杨兴朝怀着对越南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立下誓言:舍生忘死忠于职守,全力保障通信线路的畅通。
杨兴朝在4号高地的维护点上,担负团指挥所线路维护任务。4号高地北侧有一块开阔地,是越军炮火-地段,我炮兵观察所和穿插营通往团指挥所的电话线路都从这里经过。杨兴朝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来回不停地穿梭在线路两侧。9时许,敌人一发炮弹把穿插营通往团指挥所的电话线路炸断4处。这时,穿插营已插入敌后。他们与团指挥所的联系中断,如不及时修复,后果将是严重的。于是,杨兴朝立即背上电话机向断线点跑去,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沉着敏捷地接好了断线头。几分钟后,又一排炮弹把穿插营的线路炸断3处,杨兴朝迅速接好了两处,正准备去接第三个断头时,一发炮弹落在离他3米远处0,巨大的气浪把他掀翻在弹坑内,他的头部和腰部多处被弹片击中,血流如注,昏倒在血泊中。苏醒后,他忍着剧痛,以顽强的毅力向前爬行7米多,用钳子紧紧夹住两个断线头,接通了线路,保障了指挥的畅通。战斗胜利结束后,战友们看见了这样一幅壮烈场面:一个战士满身是血,身后拖着7米长的血迹,他的手死死攥住一把胶柄钳,钳把紧紧咬住电话线的两个线头。这就是杨兴朝英勇壮烈牺牲的真实情景。
为了表彰烈士的功绩,部队党委追认杨兴朝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他“英雄通信兵”荣誉称号。

标签: 中国 |  云南 昆明 | 禄劝县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