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名人

施加伟 [公元1941年-1964年]

时间:2020-08-23 大理浏览量:340

施加伟,1941年生于云南省南涧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上学时,成绩优良,是个好学生。在家生产劳动,他关心集体,是个好社员,并参加共青团;以后到工厂当学徒,曾八次受奖,是个好工人。
1961年,施加伟参军后,勤学苦练军事技术,热爱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战士,被连队树为标兵,大家称他是雷锋式的好战士。
1962年7月,领导决定部分无线电员改当摇机员,有人因此怕丢面子,可施加伟却说:“只要是工作需要,干什么都行!”他愉快地接受了分配,不但热爱摇机员的工作,而且主动要求把电台的公差勤务揽下来自己干,让报务员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业务,提高技术水平。
半年以后,根据需要,连队领导决定派施加伟到连队生产基地搞生产,他二话不说,担负起生产小组长的任务。他和另外两个战友一起,以生产基地为家,自己动手建起简单住房、厕所、猪圈、鸡圈,种下了蔬菜,把生产基地整得干干净净,有条有理。
为了搞好生产,施加伟自己买来《农家历》、《怎样饲养管理家畜》等13本书,反复学习钻研,认真实践,一丝不苟。为防止猪吃着毒草生病,他对从野外采来的饲料总是挑了又挑,捡了又捡。为防止黄鼠狼咬鸡,他每天黄昏前后都非常留意,把鸡清查一遍,并把鸡圈门关好才休息。由于工作出色,生产基地受到表彰,施加伟也受到奖励。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施加伟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注意搞好军民关系,积极帮助地方发展生产。他把生产基地附近的一碗水生产队当作自己的家,把社员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村串户,同社员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尽力帮助解决。他路见一老人带病挑水,立即接过桶来给他挑了满满一水缸;看到社员张志和一家在堆放建房用的土坯忙不过来,他就跑上去帮忙,直到堆放好了才离去。社员孔庆和住房年久失修,准备砍些木料来修理,但因无劳力不能如愿。施加伟知道后,约上战友沈正杰,抽空上山把木料砍来,为孔庆和了结了一块“心病”。青年社员孔凡云与继父关系不好,不安心农村劳动。施加伟就经常去到他家,边做好事边谈心,耐心做调解工作,使这个纠纷不断的家庭团结和睦起来,孔凡云劳动积极性提高了,还写了加入共青团的申请书。生产队会计张秀珍,文化程度不高,业务也不熟,不安心会计工作,怕把帐搞乱了担当不起责任。施加伟一方面鼓励她学雷锋,不怕困难,一方面教她学文化、打算盘,帮助她记帐、搞分配等,使张秀珍逐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增强了信心,工作做得好,群众很满意。
施加伟教生产队的小孩子们读书、写字,为他们缝补书包,给他们讲雷锋等英模的故事,还给他们洗头、理发。孩子们都说:施叔叔真好!
施加伟把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维护生产队和群众的利益当作份内事,尽心尽力,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积极给生产队出主意,协助生产队抓生产。他见队里洋芋、腰豆产量不高,就建议生产队到外地换良种;为适应生产队坡多田少的特点,建议发动社员多栽桃、梨等果木,增加集体经济。他的很多建议都被生产队采纳,并收到明显效果。
1963年3月,久旱无雨,眼看生产队的四亩小秧快要干死。施加伟主动去和社员们整整苦干了四天,修通了一条水沟,直到看见水已进入秧田,他才放心地返回生产基地。一次,社员们在场上晒豆子,天突然下大雨,正在吃饭的施加伟把饭碗一丢,赶紧跑去帮助抢收。社员见他雨衣未穿,雨帽未戴,连说:施同志,快披上雨衣,别把衣服弄湿了!施加伟说:粮食要紧,衣服淋湿了怕什么!直到粮食收完才回去吃饭。又一次,社员伍仁和给集体饲养的马跑了,到了晚上还没找回来,想等第二天再去找。施加伟知道后,对伍仁和说:“要赶快找啊,马在外边吃了庄稼怎么办?再说,马要是被野兽咬死了,损失就更大了。”说罢,就和伍仁和的儿子一起,连夜将马找了回来。
1964年1月31日,是一碗水生产队不会忘记的日子。在前一天,施加伟看到生产队喂有24头耕牛的牛厩年久失修,有危及人畜安全的危险,便建议和帮助整修。生产队很重视,决定31日这天开始修牛厩。施加伟和社员们撤换牛厩的顶梁柱。当他一马当先,扛着千斤顶爬上梯子,墙壁上忽然掉土,眼看牛厩就要倒塌。施加伟马上跳下梯子,招呼社员们往外跑。当他跑到门口时,发现有的社员还没出来,又返回身去抢救群众。四名群众脱险了,施加伟却被倒墙砸在身上,光荣牺牲。
为表彰施加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196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命令追授施加伟“劳动人民的好儿子”称号,并号召广大官兵学习施加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昆明军区同时召开命名大会,授予施加伟生前所在的电台为“施加伟电台”称号。施加伟所在的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大理州民政局)

标签: 中国 |  云南 大理 | 南涧县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