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名人

王永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时间:2020-08-23 西青区浏览量:294

王永炎(1938.09.29- )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历任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中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第六届、七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第三、四、五届召集人;中国药典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第八、九届执委。
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学研究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主持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863和国家“七五”至“十五”攻关课题20余项;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在新药研究方面还主持研发了“痰热清注射液”、“苁蓉益智胶囊”、“脑栓通胶囊”等品种。在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方面,主持了《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等标准化建设工作。1999年主持了国家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被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提出了以方剂组分配伍研制现代复方中药的新模式,在中药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学术影响;近年来还承担着国家863项目“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和避免复发中医方案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及指导原则的研究”;北京市教委的“新医药学科群”研究工作及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编写工作。主持了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为我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做着积极的贡献。
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香港求是基金会“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4年10月被中国标准化协会授予“标准化终身成就奖”,成为中医药界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2015年1月以《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先后作为第一主编出版《临床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临床丛书》等20余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已培养医学博士65名,出站博士后28名,其中2名博士荣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励。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标签: 中国 |  天津 西青区 | 津市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