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德(1954— ) 男,回族。1973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灵武市白芨滩防 场党委书记、场长。
王有德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团结带领干部职工,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兴场富民,完成治沙造林45万亩,控制流沙面积58万亩,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兴办5个多种经营公司,建立1000余亩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对外承揽100多处绿化工程,创收1亿多元,弥补治沙资金不足,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极大地改善了林场生态环境和全场职工的生活条件,呈现出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
他成功组织实施了6个外援治沙项目,为中国林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探索了一条新路。林场固定资产由1985年前的不足40万元增加到6300万元,林木资产由1985年前的不足500万元增加到3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了“山上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他是中共-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双百”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
王有德在白芨滩防 场担任领导工作的20多年中,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治沙播绿,兴场富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20多年来,共完成治沙造林32万亩,控制流沙面积达36万亩,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筹资兴建机砖厂、预制厂,建立700亩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极大地改善了林场生态环境和全场职工的生活,谱写了一曲人进沙退的壮丽凯歌。他还组织实施了6个中日治沙项目。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场固定资产由1985年的40万元增加到的4020万元,林木资产达到6380万元,职工收入达到12000元,初步实现了山上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
做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他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不放松,林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已从最初一个党支部,1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个党支部、70名党员的基层党委。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带出了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干净、干事”的党委班子。他始终坚持“两手抓,抓两手”的方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重要思想。经过20多年的埋头苦干,全场6个管理站中有5个铺上了柏油路,吃上了自来水,架设了输电线路,看上了电视,按上了电话。职工全部加入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场里还制定了各种补贴政策,支持职工发展种养殖业,职工子女考上高中、中专、大学每人都有奖学金。1990年以来,林场先后建起了245套房屋(15508平方米),解决了318名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告别了几十年治沙工人租借房屋和住土坯房的历史。在党员中,王有德号召开展 “五五扶贫帮困”活动,全场干部职工扶危济困蔚然成风。这些举措赢得了广大职工的高度赞誉和衷心拥护,凝聚了人心,促进经济工作稳步发展。2002年4月,林场被评为全国治沙先进集体,同年9月,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被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主要荣誉
王有德1996年、2001年两次受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奖励,1999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先进个人,2002年被自治区农村“-”重要思想学教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全区农村“-”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2003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实践-的模范”,同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又被授予全国十大国营林场优秀管理奖、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和中国环境科技实业家称号,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奖励。
个人事迹
1986年7月,王有德打响了上任后的第一场大型攻坚战。在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他要开发500亩果园。此时,多年来的粗放管理,使得白芨滩林场徘徊不前,职工一盘散沙,大家对场里没有信心,对北沙窝的开发也是将信将疑。摆在王有德面前的首要难题是怎样才能调动大伙的积极性。当时林场的经济条件不好,职工一年收入才几百元。王有德觉得只能用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大伙,只有凭领导干部的意志来聚合工人们。白天,他和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挖坑施肥栽树苗,夜晚点着煤油灯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离家仅3公里的王有德和职工住在工地的帐篷里,最长一次竟50多天没回家,他和职工一样,吃的是工地上刮进沙子的饭,早上一起来头发上、脸上、被子上都是一层细沙。作为一个领导,他带头苦干, 在白芨滩,王有德身先士卒、带头苦干的事情说也说不完,每个职工都能不假思索地讲出一大堆。 在建北沙窝林场果园的泵房时,王有德和职工一道往房顶上运送空心板。1992年10月,灵武市政府将大泉乡东边的8700亩沙荒地划拨给白芨滩林场,要求到年底初步开发1000亩,接到任务后,王有德立即带领林场的几十名职工向茫茫大漠挺进。时值初冬,大泉乡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寒风呼啸,沙子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他和工人干在一起,睡在一起,没处做饭,他们干粮就水;他们将麦草往沙地上一铺和衣而睡。王有德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尽管到晚上脚肿得连鞋也脱不掉,可他还是坚持在几公里的渠 拜上跑十几个来回。其间,他完全可以坐车回家,但他从不搞特殊,在这里一住就是3个月。
王有德心中只有一个目的:扼制风沙,造福于民。 18年来,他做事的原则就是一切从大局出发,不搞短期行为。 1999年入冬时节,灵武市将灵州大道及环城的9公里绿化任务交给了白芨滩林场。当时,有人提醒王有德,市政府财政紧张,200万元的工程费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林场资金不宽裕,还是想办法推掉算了。王有德马上批评说:“我们的职责就是种树,哪儿需要就往哪儿种,作为林业建设者,该奉献时必须奉献,多栽树不是啥吃亏的事。”栽种期间,晚上9点钟树苗才到。为了保证高成活率,必须当即栽上。王有德召集林场全体职工连夜赶植。第二天还要参加一个项目谈判的王有德一直干到凌晨4点,实在干不动了就让他的妻子和大儿子来接替他干。2001年5月,白芨滩林场以最低报价中标古王高速公路第一合同的绿化工程。原设计方案的路基边坡采用混凝土方格网,每平方米造价28元。由于成本高,造价大,投资方提出改用植物护坡方案,并要求先行试验。其他承包单位怕吃亏、担风险,不愿接受这个方案。王有德和班子成员商议后,成功拿下了试验任务,使工程造价降为每平方米5元,仅为原造价的六分之一左右,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约投资金额250万元左右。王有德经过认真研究后,提出质疑,认为方案设计树种起点太低、形象差,建议种植侧柏、樟子松等高档树种。因为涉及增加费用,甲方一时难以决断。王有德当即承诺:林场承包的10多公里标段,全部改种侧柏、樟子松,不增加一分钱费用。建议被采纳,林场却未从该项工程赚到钱,还倒贴了不少“家底”。如今,王有德的谏言已在自治区高等级公路上变成现实。
标签: 中国 | 宁夏 银川 | 灵武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