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名人

汤泽光 [公元1899年-1985年]

时间:2020-08-24 江门市浏览量:312

汤泽光(1899~1985)
汤泽光,广东新会人。民国13年(1924)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文理系,并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学士学位。民国18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民国20年到广州光华医学院任教。
汤泽光一贯重视临床实践,认为临床是一个天然的“试验室”,要善于利用这个“试验室”,不要放过每一种临床现象,通过现象,深入本质,掌握规律,指导实践。通过周密的临床观察,民国21年(1932)与同事合作,报告首例“频繁阵发性心停跳性癫痫”。民国23年在中国首次诊断出罕见的脊髓肿瘤,因而获得岭南医学院授予神经科顾问、会诊医师职称。他发现一种不明原因的黄疸病,严重危害珠江三角洲水乡农民的健康,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研究,终于找到该病的病原体,并于民国26年在中国第一个发现“钩端螺旋体病”,揭开了黄疸之谜。
抗日战争时期,他放弃了去香港从医的邀请,跟随中国红十字会战斗在救亡前线,为了消灭斑疹伤寒在军队中流行,忘我工作,以至自己也染上了斑疹伤寒。50年代,他坚决支持在岭南大学读书的长子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不久又把女儿送去部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不少战士发生出血性休克,汤泽光带领病理生理教研组的人员,开展了出血性休克时在不具备有输血条件下,如何使机体延长存活时间的研究,发现了延长休克可救治时间的药物。这项研究,抢救了大批志愿军战士,也对临床防治出血性休克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60年代开展中药抗菌研究中,他又首次发现中药黄精具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制成剂型用于治疗皮肤真菌病,取得明显的疗效。
曾任第三、四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会长、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全国病理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广东省委顾问、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顾问、中山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1985年病逝于广州。

标签: 中国 |  广东 江门市 | 新会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