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名人

张显岐 

时间:2020-08-24 浏览量:246

张显岐,原名张发周,1900年出生于始兴县顿岗乡(今深渡水瑶族乡)塘里湾村。
张显岐的童年时在家乡度过。1909年,张显岐9岁时,在其家乡村里蒙馆就读,13岁转入清末秀才主教的专馆,专习《四书五经》,欲从仕途。1915年考入始兴县第一高等小学,因其有良好的私塾基础,被编入四年级直至毕业。1922年再考入始兴县第一中学,当时时局动荡,兵荒马乱。1926年张显岐离开家乡赴广州欲投考军校。在此之前,于当年2月先入广州-教员养成所学习,4月结业后由养成所介绍,到英德县第九绥清区委员会任宣传员兼文书工作。
1927年3月,张显岐被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工程教导队录取为学兵,编入有线电区队,学习有线电话和电报通讯,6个月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总指挥部通讯大队任上尉队副。1928年3月被提升为少校大队长,并保送到广州黄埔军校军官班受训。1929年10月结业,派回原保送机关工作,随即任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第三科初任上尉科员,进驻广西梧州,负责设立前线指挥所的通讯工作。1931年10月,在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改编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后,提升为参谋处第一科少校参谋,主办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兼任西南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军事科章制股股长,主管部队的编制、-、考绩事宜。1932年春,由第一集团军总部保送至南京陆军大学第10期学习,接受高级军事教育。1935年9月从陆大毕业回到广州后,应刘绍武(时任第一集团-卫旅参谋长)邀请任第一集团-卫旅中校参谋处长,一年后调任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广州燕塘)学员总队上校战术教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张显岐任北上抗日的第83军上校参谋处长。由于上级指挥上的失误和决策上的错误,无锡、南京相继失守。张显岐从南京突围后,冒险渡长江,遇一木排,侥幸登上北岸,死里逃生。1939年2月,第83军回师粤北,张显岐被调任军部参谋处长。军部裁撤后转任第四战区兵站总监部参谋处长。不久广州沦陷,再调任第155师少将参谋长。不到一年,第四战区建立第35集团军,张显岐被任为该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参加昆仑关战役。1940年春,调任第64军少将参谋长,于1941年春夏间参加攻击南宁战役。其间先后任第155师和131师少将师长,第四战区干部训练团中将教育长、131旅旅长等职。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张显岐奉命率131师由茂名开赴粤中区执行受降任务。大汉奸李辅群被捉获,欲贿赂100万港币请求释放,张显岐严词拒绝,李辅群终在市桥就地正法。
1945年底,张显岐奉令到南京中央军官训练团参加第一期-军事训练,直至1947年5月下旬结业回到山东洒水部队驻地。6月被调任-任部员,9月请假返回广州,有机会接近了一些进步人士和阅读进步书刊,加深了对当时局势的认识,思想上受到启发,决定投靠人民。1948年1月,民革在香港成立,通过一些社会关系与民革领导人接触,同时认识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决定进行策反起义活动。同年4月,在中央训练团兵役研究班第四期接受兵役政策训练,6月底结业后,被派回广东任粤中师管区司令。此时张显岐以办理兵役为名,培植骨干,扩充部队,掌握兵权,为策反起义作好准备。1949年4月,由张发奎推荐任64军(驻海南岛)中将副军长。因从策反考虑,借口留穗养病,拒不赴任,趁机与中共地下党密商策反事宜,于是先后在海南、粤中、粤北始兴等地率部队起义,取得0成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显岐任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后任参事室副主任。成立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后,历任常务委员。还先后兼任社联会副主任、主任、祖国统一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人民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历任常务委员,黄埔军校广东同学会理事、顾问等。张显岐对各项工作均极重视,且极认真负责。
1993年1月16日,张显岐在广州市人民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在广州市殡仪馆举行告别会并敬“半生戎旅肇始黄埔贵有民族大义;全心参政功成桑榆长留晚节清香”的挽联。

顿岗镇顿岗镇是始兴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系华夏古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原人口(今福建、江西一带)几次南迁。他们在粤北最大的盆地——始兴盆地落足生根、生活和劳作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世代繁衍生存下来。 由于历代屯兵、贮粮的需要,在始兴-原的主要村落建立储粮、屯兵的所、营,久而久之,这些村落便以所、营定名,形成了五所(吴所、周所、罗所、沈所…… 详细++

标签: 中国 |  广东 始兴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