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名人

伍光建 [公元1868年-1943年]

时间:2020-08-24 江门市浏览量:297

伍光建 (1868—1943)
伍光建,原名光鉴,字昭扆(一说昭宸),号君朔、于晋,新会麦园人。幼年就读新会麦园村书塾。明于思辩,颖悟冠郡。清光绪七年(1881年),就读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第一届驾驶科。光绪十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为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高足。光绪十二年,入选清廷第三届派遣出洋留学生,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翌年转学伦敦大学,攻读数学、物理、化学;余暇研读英国文学及历史。毕业成绩名列前茅。光绪十八年学成归国,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并开始钻研文、史、哲诸典籍。时严复升任总办,深得其倚重。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激于义愤请缨从戎,因深度近视未能如愿。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由津沽避居上海,受盛宣怀聘为上海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提调,抽暇自编力学、水学、气学、磁学、声学、动电学、静电学、热学、光学教材9种,经学部大臣审定列为中学教科书。受商务印书馆邀请编写《英文课本》6卷,另撰写有《英文范纲要》、《英文范详解》、《英文习语辞风俗》、《西史纪要》等教科书,流行颇广。甲午战争结束后,随清廷驻日使馆参赞吕秋樵东渡日本襄理洋务。光绪二十四年,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日报》,同年更名为《中外日报》,伍光建应约撰稿,以白话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发表,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译作为中国近代白话翻译之始。早期译作以法国大仲马的《侠隐记》(即《三个 手》)、《续侠隐记》(即《二十年后》)最为生动传神,令读者耳目一新。
光绪三十一年,随载泽等五大臣考察欧美各国-,任出洋考察政治大臣头等参赞。次年回国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宣统二年(1910年),历任海军处蓝顶少将顾问、海军处一等参赞官、军枢司中将司长,叠任军法司、军枢司、军事司司长,海军部高级顾问等职。宣统三年,与张元济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任副会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历任财政部顾问、盐务署参事,黎元洪、冯国璋两总统顾问。北伐军兴,南下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民国18年3月,任驻美公使伍朝枢秘书。民国26年6月,随伍离任回国。旋移居上海,专心翻译,并兼任复旦大学教授。
伍光建为中国近代三大著名翻译家之一,与严复、林纾齐名中外。一生所译文学、历史、哲学等著作130余种,多为18、19世纪欧洲名著。除早期翻译代表作《侠隐记》、《续侠隐记》外,已出版的计有:木尔兹的《十九世纪思想史》、基佐的《法国革命史》、菲尔丁的《约瑟•安德鲁传》、狄更斯的《劳苦世界》(即《艰难时世》)、《二京记》(即《双城记》)、斯特拉琪的《饭后哲学》、歌德的《狐之神通》、布伦忒的《狭路冤家》、雨果的《悲惨世界》、薄伽丘的《十日谈》。尚有《西史纪要》、《法宫秘史》、《人之悟性论》、《泰西进步概论》、《罗马英雄》、《红字记》、《弱女飘零记》、《费利沙海滩》、《妥木宗斯》、《财阀》、《洛雪小姐游学记》、《伦理学》、《泰丕》、《旅客所说的故事》、《在山上》、《革命的故事》、《大街》、《坠楼记》、《死的得胜》、《海上劳工》、《结了婚》、《罪恶》、《置产人》、《洛士柴尔特的提琴》、《维克斐牧师传》、《拿破仑论》、《大伟人威立特》、《约瑟安特路传》、《巴尔沙克短篇小说》、《山宁》、《列宁与甘地》、《夺夫及其他》、《债票投机史》、《造谣学校》、《诡姻缘》等,多由商务印书馆及神州国光社出版。
民国26年,全面抗战爆发,伍光建体力不济,未克西行,杜门不出,但译书仍未稍懈。其不少译作因不耻交与沦陷区敌伪刊物发表而未付梓,计有:《第一次欧战的缘起》、《英国第二次革命史》、《俄皇大帝彼得本记》、《古希腊英雄记》、《朱理罗曼》、《一六○四年的英国革命史》、《中国人致英国人书》、《英国地方自治纪略》等50余种。苏联作家威栢,通过前驻英国大使郭复初介绍,拜托伍光建把自己述著《苏联文明》译成中文,年余完成。为逃避敌伪在沪的搜索破孩,伍光建忍痛把《苏联文明》译稿付之一炬。另应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之约,以两年时间翻译英国史学家吉朋著的《罗马帝国衰亡全史》,正拟付印,却患气喘病,心力衰竭,于民国32年6月13日在上海寓所逝世。挚友、商务印书馆创始人、董事长张元济作挽联吊唁:“天既生才当致用,士唯有品乃能贫。”
伍光建平生不置产业,卒后仅存遗稿与藏书二三万卷。1979年初,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伍蠡甫在上海寓所发现父伍光建近300万字翻译遗稿,整理后于1981年出版未发表的《伍光建翻译遗稿》19篇。

标签: 中国 |  广东 江门市 | 江海区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