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祖(生卒年不详),字吉泉,灵山县官屯练(今新圩镇官屯村)人。约为清乾隆中叶至道光年间的人。自少聪明,强记忆,据传说:尝有一书匠肩挑书籍沿村售卖,夜歇其家,当夜,惠祖尽将书籍翻阅。次早,匠问欲购何书? 答日:吾尽读矣!书匠奇之,问能背诵否?答日:然。匠信手取一书让其背诵,惠祖朗朗而背诵之,书匠以为能。由于他聪颖好学,又因其父严明训导,学业大进,十九岁取秀才。尝与粤省名才子宋湘就读于省城(广州)之广雅书院,二人均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并意气相投,遂结拜为“同年”。经商定:来年乡试,务须错开参试,方可双获头名,否则两均同科赴试,惟一人第一,岂二人均为魁首耶?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省举行丁未科乡试,适宋湘母殁,拟不赴试;惠祖因早与宋有约,加以宋丁母忧,自诩该科定能稳操胜券,名列榜首,是以命人扎就一灯笼,上 书“新科解元木”。木为梁字之下半部,意为待高中解元后再在木字加上部,即为梁。届时,惠祖从容赴省应试。而宋湘本不欲参试,而负惠祖之约,奈因父命难违,惟遵命应试,及至省城。
惠祖见宋湘亦至,愕然日:“‘老同’既来,吾灯笼赠你可也尔”,宋欣然受之。及入场,该科考题为四书中之名句:“举善而教不能,则宪”。惠祖才思敏捷,一挥而就,正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写毕,于台上 书一诗联日:“险些一笔扫十府,可惜二名达九州。”主考官对众多考卷评选,认为梁、宋之文均可取,惟梁文华而欠实,飘荡;宋文却为沉实,因而录取宋湘为头名解元,梁惠祖为第二名亚元。乡试后,未几,宋约梁同赴京参与大比,粱抵江南后,即为江南秀丽之景色所迷恋,竞不赴京,沉缅于江南甚久方回。
由是,惠祖才名大噪,邑中大事每邀其参与,题咏甚多,邑中重修华光庙、环秀桥、城北大道等均请其书写碑记,惜今所存无几。惟村中祠堂之木联“瓜瓞历传时廑宗功祖德,公车三上果否吏治文章”乃惠祖手书,字体刚劲有力,惜毁于“文革”十年浩劫。传说梁好狗肉,地方知名人士罗简文,集邑中绅士,以“炖狗肉”之计,邀请梁惠祖书题“青云坊”三字,意为讽梁题字为“靠狗写字”。梁贸然依请写之,写毕,与众乡绅共食狗肉,方悔其恶意,但为时已晚,亟欲寻机报复之。梁题字后,罗再书“风情桂苑、露湛琼林”八字衬于两旁,此坊建于中山公园之南门,惜“文革”时已全毁矣!不久,县里乡绅于县城观音堂打斋醮,继请梁惠祖为之写一对联,梁日:然。惟要罗简文为之张贴。 罗亦应允。 梁即叫人割纸28小张,一纸一字,连书“朝”、“齐”各11个,“拜”、“戒”各三个,写一字丢一字,满地皆是。意欲难罗能否贴得恰当,罗亦不愧地方名士,却亦贴得恰如其意。对日:“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朝朝朝拜,齐齐齐齐齐戒齐齐齐戒齐齐齐戒。”原来汉字“朝”既是读“潮”音,又可读“招”音,“齐”既是读“齐”音,又可读“斋”音,如是读之为:“朝(招)朝(招)朝、朝(招)朝(招)拜、朝(招)朝朝(招)拜朝(招)朝(招)朝拜;齐齐齐(斋)、齐齐戒、齐齐(斋)齐戒齐齐齐(斋)戒”。众皆叹服二人均有惊人之才。
粤人漆开泰,素有才华,历赴乡试,主考官谓其文乃请人代作,故屡试不取。某科,梁惠祖被委聘为主考官,梁亲赴考场,目睹漆并无请 手以代作之弊,却文章秀美,才华出众,遂择录取之。
道光八年(1828年),梁惠祖出任江西省瑞州府新昌县知县,接任时,竞不加盘点前任交下之县库额。在任清政廉明,遇案从公断之,从不私收乡民财物,乃备受民尊敬。3年任满,即予他任。新知县赴县接任,迨移交时,岂知县库竟账银不符,亏空甚巨。上司追查,谓梁在任亏空库银,予以充军。时漆开泰为念惠祖提携之恩,无以为报,闻梁因亏空库银而遭充军之罪,乃慷慨允诺补足亏空之额。梁日:“吾素光明磊落,库银亏空,乃己大意不察之过,无须连累别人。”遂坦然以充军远徙黑龙江。邑人闻知,深为惋惜,漆开泰也为之泪下。时惠祖年事已高,曾携一孙充军而去,后不知所终。
标签: 中国 | 广西 钦州 | 灵山县 |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