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亚(1908~1948),原名李荣,又名李伯崇、李从、李崇,1908年出生于广西藤县金鸡镇大坟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母相继去世,由祖父抚养。读过两年私塾,因家贫辍学,遂离家到梧州当过杂工,后又当裁缝学徒。1926年投身李明瑞部当兵。1929年在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当副官。同年12月11日,参加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在红七军军部任副官,分管后勤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冬,红七军奉命北上,李振亚任第五十八团副官,随部转战于桂、粤、湘、赣四省边境。当时,部队开进中经过国民党统治区,军需给养极为困难。每次行军作战前夕,李振亚总是要求各连对0、弹药以至草鞋、雨笠,逐一清查,如发现不足,立即设法补充。在红七军北上征战的岁月里,李振亚最怕缺两种东西,一是铁锅,二是食盐。当时食盐非常困难,市面上卖一两盐一个银元。每次行军作战,人们总看到李副官弯腰背着沉甸甸的一个帆布袋,里面装的是食盐,全团指战员都称他是“好副官”。
1931年2月5日,红七军在粤北抢渡乐昌河时,被粤军截为两段。一位炊事员送饭到前线时,发现粤军一个团从陆路向军部扑来,而红军主力正与乘汽艇从水路扑来的粤军激战,情况十分危急。李振亚立即将情况报告军部,同时带领炊事班,从右侧隐蔽地接近敌人。在距敌百余米时,发现敌一指挥官正在举着望远镜向我军部方向观察。李振亚举 瞄准,“砰”地一声,敌军官应声倒下,另一指挥官吓得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敌人失去指挥,慌作一团。过了一会儿,趴在地上的敌指挥官看见周围没有动静,又壮着胆子站起来,指挥部队向红七军军部逼进。李振亚又举 瞄准,“砰”的一声,敌指挥官的帽子被打飞。敌人以为红军早有设伏,遂狼狈撤退,龟缩到村子里。军部赢得了时间,安全转移。在转移途中,炊事班丢失了一口锅,三袋大米,李振亚到军部准备作检讨,张云逸军长见了他,上下打量这位中等身材、尖瘦面庞的青年人,笑眯眯地说:“你真不简单,打两 就吓跑敌人一个团。”红七军到中央苏区后,张云逸推荐李振亚到瑞金红军学校指挥系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优秀,留校担任营长。在此期间,他曾率领全营学员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战绩显著,被评为“模范指挥员”。
1934年10月,红军进行长征,李振亚任军委纵队干部团第一营营长,担负侦察敌情、清除障碍、保证党中央机关安全的任务。在红军突破湘江天险、四渡赤水河、攻占娄山关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役中,屡立战功。
1935年5月25日,红军主力占领位于四川省石棉县中部,大渡河上游重要渡口之一安顺场后,-命令干部团掩护主力部队抢夺沪定桥。这时,川军刘湘的增援部队一个先头旅迎面扑来,情况危急,军委指示干部团至少坚持一天。第一营担任主要阵地的防守,李振亚指挥部队在一些险要阵地上构筑工事,阻击敌人。他对连长们说:“我们必须死守阵地,没有命令不能后退半步。如果我牺牲了,由一连长接替指挥,顶住敌人就是胜利!”上午10时,敌人倚仗兵多、装备精良的优势,发动轮番进攻,战斗非常激烈。李振亚冒着 林弹雨,浑身是土,从这个连阵地到那个连阵地指挥阻击敌人。他得知二连长牺牲,阵地被突破后,一跃而起,带着预备队向敌人勇猛冲杀,展开白刃格斗,硬是把敌人压下去。他左腿负伤,同志们都劝他下去,他仍然坚持在前沿阵地指挥,接连打退敌人五次进攻,终于完成了坚守一天的任务,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渡过了大渡河。同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李振亚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参谋长。后由于反对张国焘0中央的做法,被张国焘免职,调到政治部娱乐股任股长。1936年10月下旬,担任作战科长的李振亚随西路军从甘肃靖远地区西渡黄河,向河西走廊开进。由于孤军作战,弹尽粮绝,于1937年3月在祁连山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经党中央营救,李振亚返回延安,被调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任第三大队第五中队队长兼教官。
抗日战争初期,李振亚调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参谋。1939年2月,他随叶剑英到湖南,以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谋身份任国民革命军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上校教官。同年秋,第一期学员毕业后,李振亚又奉命经广东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到惠阳平山沙博村,担任东江游击训练班主任,主讲游击战略战术课和政治工作课。
9月初,李振亚经中共广东省委介绍,担任东江抗日军政委员会参谋长。10月初,到第四战区新编大队(根据地在惠阳平山,因之亦称平山游击队,大队长曾生),在沙博村借用农民的房子创办了军事训练班,并亲自编写教材,亲自讲课。讲课时,绘图讲解,深入浅出,深受学员欢迎。他平易近人,经常深入班组辅导学员,与学员同吃同住。他在东江平山的半年,在游击队和地方党政干部中,打下了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础。李振亚的工作作风和才华深深吸收了从马来西亚归国的华侨女青年游击队员王春红(后改名为王超)。爱情之花在紧张艰苦的游击队里绽放。1940年2月初,李振亚和王超举行战地婚礼,结成革命伴侣。
1940年8月下旬,李振亚夫妇奉命由香港前往海南岛的琼崖总队工作。他俩扮作归侨商人,携带电台,与同行的几位地下工作人员,秘密从香港乘坐木帆船,在茫茫大海中颠簸漂渡前进。李振亚一行七人在临高海滨登陆后,由地方党委接送到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根据地——澄迈县的美合乡。
李振亚到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后不久,即9月7日,从延安派来海南参加工作的庄田(长征红军干部)、覃威(长征红军干部)、无线电台报务兼机务刘亚东、报务员曾辉、抗大毕业生云涌、制造 手 技师王××,曹××和特委派赴延安的林李明等,也抵达美合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对琼崖工作的指示,大家选举冯白驹为特委书记,林李明为副书记。总队机关也作了整顿充实。冯白驹任独立第一总队长兼政治委员,庄田任副总队长,李振亚任参谋长,覃威任参谋处作战科长。总队部下设参谋、卫生、经理三个处,李振亚兼任参谋处长,亲自拟定作战、训练、侦察、通讯等各项工作条例,建立了一个精悍的军事指挥机构。
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琼崖特委于1940年12月派李振亚到琼(山)文(昌)地区去开展工作。李振亚离开总部的第三天,即1940年12月15日,国民党琼崖当局集中保安部队3000余人,分五路向琼崖总队部驻地美合进攻。战斗非常激烈,部队伤亡惨重,特委机关和总队部-撤离美合,向琼中转移。李振亚深知怀孕六个月的王超随部队转移有诸多不便,便捎信对冯白驹司令员说:为保存部队实力,不惜牺牲一切代价,迅速转移,王超等妇弱伤病人员暂时留下,分散到群众家里隐蔽,王超哭别了战友,就地隐蔽在一位贫苦农民家里。
1940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给琼崖特委的电报指出:“五指山脉一带山地,将是我们长期抗战的最后的可靠根据地”。建立五指山根据地,必须培养一批有革命觉悟,会打游击战,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李振亚向特委提出创办军政学校,提-部素质的方案,得到中共琼崖特委的支持。1941年秋,李振亚兼任校长,按照“抗大”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战斗中学,在战斗中练。他自编教材,讲课领操,有时还帮助其他教员备课、授课。从1941年冬至1942年11月,抗日军政学校先后办了两期,每期300余人。第一期学员毕业后,李振亚暂回独立总队部去。
1942年,日军与国民党海南守备司令王毅等签订了《共同防共协定》。海南抗战进入最困难的阶段。这年夏天,日、伪、顽出动9000余人,陆空配合,以装甲车、坦克开路,从东、西、南三路向琼崖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采取堡垒战术,步步推进,寸寸“蚕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兼任第三支队长的李振亚根据敌众我寡的态势,采取“诱敌深入,拖垮敌人,外线出击,伺机歼敌”的战略,主力避敌锋芒,开进陵水、万宁一带的深山密林,昼伏夜出,声东击西,伺机袭击小股敌军,打下就藏,弄得敌人懵头转向,疲于奔命。一天,李振亚带领一支几十人的袭击队,跋山涉水,越过敌人的-线开赴陵(水)保(亭)地区,化装为老百姓,混进什伶日军据点劳动,侦察敌情。当天晚上,他们剪断铁丝网,越过壕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敌堡,长 、手 一齐开火,将日军守敌十余人全部消灭。从此,袭击队军威大震,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敌占区的心脏,袭击军车、拔除据点、烧毁军库,每到一地散发传单,张贴告示,书写标语,揭露日伪军罪恶行径,号召黎苗同胞动员起来共同抗敌,搞得敌人胆战心惊,日夜戒备,惊呼:“琼总主力已经钻到我们的背后”。出动“蚕食”的日伪部队-撤退。琼总又一次粉碎了日伪大“扫荡”的计划。
1944年秋,根据中共-命令,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第一总队改称“广东省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设司令部,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庄田任副司令员,李振亚任参谋长,王白伦任政治部主任,陈石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12月,琼崖党军领导机关从儋县五区迁到白沙县阜龙乡文豪村,直接领导白沙工作。1945年6月下旬,琼崖特委遵照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扩大白沙中心根据地,迎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指示,将第一、第二、第四支队的主力大队合编为挺进支队,任命李振亚兼任挺进支队长,符荣鼎为政治委员,张世英为副支队长,王卓群(后林明)为政治处主任,率支队挺进五指山腹地白沙县,消灭顽军守备第二团王弼团部,与黎族起义部队组成的“解放团”会师。李振亚等人率挺进支队经为时一个半月的五指山战斗,把顽军第二团、第六团全部击溃,肃清了地方 武装,为创建五指山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海南岛的六年抗战中,琼崖抗日游击纵队攻占了百余座城市和据点,共歼日伪军5848人,击落日机一架,缴获各种02274支,火炮18门。解放了全岛三分之二的土地,建立了拥有100多万人口的民主政权区域,琼崖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到一万多人。
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后,李振亚奉命率部西出南丰,准备接收日伪投降的武器,保卫抗日胜利果实。但是,蒋介石为了抢夺琼崖抗日胜利果实,阴谋消灭我军,于1946年2月27日,令第四十六军以三个团兵力,分三路进攻琼崖特委领导机关驻地澄迈县六芹山。李振亚率领挺进支队与敌转战六芹山周围,采用分散隐蔽、集中歼敌的作战方针。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卓绝斗争,作战近200次,毙伤敌147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彻底粉碎了敌军的“清剿”计划。
1946年8月,蒋介石把第四十六军调离海南,以增援大陆,令广东国民党蔡劲军率五个主力保安团和地方 武装15万人,采取“填空格”战术,对琼崖纵队进行“清剿”。李振亚于1947年2月下旬,率挺进支队先后在红土坎、高田坡、全沟岭等处伏击敌人。3月2日,又夜袭庆和,歼敌200余人。4月27日,在凤脚村布阵,伏击包围敌保六总队,歼敌两个连。蔡劲军-皆败,损失惨重,士气低落,不得不停止“全面清剿”,最后被蒋介石以“剿匪不力”撤职。
1947年3月12日,中共中央电示琼崖特委:由李振亚、吴克之分别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和第二副司令员。5月9日,在中共琼崖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将琼崖特委改为琼崖区党委,李振亚被选为区党委委员。10月21日,琼崖纵队召开第一次全军代表会议,李振亚在大会上作了《十年来我军战术发展和经验总结》报告。会议期间,-命令将琼崖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振亚任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总队长、政治委员)1948年夏,琼崖纵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配合全国性的战略决战,特委决定发起秋季攻势,并任命李振亚为秋季攻势前线总指挥兼政治委员。
1948年9月中旬,秋季攻势打响。李振亚指挥五个支队从祖关村誓师出发,向陵水县开进,横扫敌军如卷席,在不到十日内,接连拔除港坡、乌石、兴隆、李宅塘、米瑞塘、中兴等地敌据点,毙伤敌300余人,使五指山游击区与陵(水)万(宁)解放区连成一片,占全岛面积五分之四。1948年9月27日,李振亚率部围攻万宁县牛漏敌军据点。天阴沉沉的,雨不住地下。他披着雨衣,到前沿阵地指挥战斗。为了弄清敌人的暗堡火力点,他随手拿起一支机 打了几个点射,进行火力侦察。突然,暗堡里的敌人从一个隐蔽射孔里射出一串 ,一颗 穿透了他的左胸,他睁了一下眼睛,便昏迷过去,28日晨牺牲,时年仅40岁。
噩耗传开,纵队领导、普通战士、黎苗群众,无不失声痛哭。十几个战士克服重重困难,翻山越岭,经过七天七夜艰苦跋涉,终于把李振亚遗体送回五指山根据地毛栈司令部。10月15日,琼纵为李振亚召开万人追悼大会。黎苗同胞们纷纷赶来,以他们的习俗,以他们的方式,祭祀跪拜,表达他们心灵深处的崇敬和爱戴。入殓时,警卫员陈德新看到李振亚还穿着那套补钉的旧军装,哭着说:李副司令员平常把新发的军衣总是让我们穿,自己穿补钉旧衣服,现在他牺牲了,就让他穿件好衣服吧!遂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李副司令员换上。一个中队长也把自己穿的球鞋,换下李副司令员脚上穿的那双用车轮外胎自制的六耳“胶鞋”。琼纵司令员冯白驹亲手将李振亚安葬在五指山的怀抱里。中共中央11月27日发来唁电:李振亚同志于陵万战役攻势行动中英勇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损失,特致悼念并望转示琼纵全体同志继续努力,为坚持解放琼崖而奋斗,以纪念李振亚同志永垂不朽。”1988年9月,广西藤县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纪念李振亚烈士牺牲40周年暨烈士塑像落成揭幕典礼大会。
标签: 中国 | 广西 梧州 | 藤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