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谦(1903~1936),又名麻雀。壮族,印茶乡(原向都县甘茶乡)巴麻村人。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
1925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就读。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教师革命思想的影响,和校友黄永达等人,将中共创办的《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同学中传阅,传播革命道理,积极参加-,受到当局的注意,1927年4月遭百色当局逮捕。
7月, 他从五中毕业回到家乡,组织了一批进步青年,采用开会、演戏、演说等形式,发动农民起来革命。12月,在共产党员余少杰、陈洪涛的指导下,巴麻地区成立了农民协会,并建立起一支5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火队,他任大队长。
为了打击敌人, 扩大农军的影响。1928年1月7日,他率领向部县农军500多人,在思林县农军的配合下,攻打向都县城,县长黄德珍慑于农军的威力,连夜弃城出走。次日拂晓农军攻进县城, 击毙警兵2人,活捉1人,缴获 30多支,光洋700多块,释放被无辜关押的群众30多人。农军进城时,许多居民因对农军不了解而外出躲避,只有一个叫黄登益的,因家中正办丧事而没走。由于还没有了解农军的纪律,他叫人抬着铜仙和一托盘白银送到农军指挥部。黄绍谦没有接受礼物并对他们说:“你们办丧事就安心办吧,农军不干扰你们,也不干扰街上的老百姓,请他们回来经商吧。”但送礼的人推来推去就是不肯走,非要绍谦接受礼物不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用一块红布挟要一枚铜仙,以示心意,让他们放心地抬着礼物回去。消息传开后,外出的居民纷纷回来开门经商,无不称赞绍谦带领的农军纪律严明。
在组建农军初期,由于缺乏资金,他多次变卖自己的家产,给农军购置武器弹药及其他军需用品。在一次农民大会上,他从家里扛出一萝契约,当众烧毁。他的这些作为,曾受胞兄的反对,他通过对胞兄进行耐心的反复说服、教育,终于得到兄长的理解。同时也得到父亲的支持。
1929年9月, 广西省主席俞作柏根据中共广西党组织的推荐,委任中共党员林柏为向都县县长。10月,林柏上任时,被国民党的县长马展鸿及县城豪绅所拒。他和陈鼓涛、林柏等率领农民自卫军数百人进驻向都县城,迫使马展鸿交出政权。林柏就任向都县长后,建立了中共向都县特别支部和向都县农民自卫军指挥部, 他任总指挥。翌年1月,成立向都县苏维埃政府,改农民自卫军指挥部为赤卫军指挥部。他任政府委员,赤卫军总指挥兼北区常备营营长。
1930年3月14日, 邓小平从左江到东兰途经巴麻,在黄绍谦家住了三天。绍谦热情招待小平一行,聆听了小平的教诲。小平高度赞扬黄绍谦的革命精神,并鼓励他革命到底。还书写一首诗赠给黄绍谦:“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那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16日,邓小平在他家召开向都北区赤卫军和县苏维埃政府部分领导人会议。17日,他派人当向导,护送邓小平一行离开巴麻到思林县。
1930年10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后,他留下继续领导巴麻地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历任红二十一师独立团第二营营长、红六十二团第二营营长、中共思果中心县委委员、右江下游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右江下游游击队第二联队队长。在敌人多次疯狂“围剿”中,他毫不动摇,带领部队同敌人作艰苦的斗争。 1931年4月,国民党军一个营和民团数百人,对巴麻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他率领独立团第二营指战员投入反扫荡斗争,与敌人周旋达两个多月,粉碎了敌人的扫荡。敌人这次扫荡,杀害群众10多人,烧毁民房数十间,掳掠了大批财物,还抓走10多个青年到县城关押。 为了打击敌人,营救被抓走的青年。7月11日。在六十二团团长滕国栋、独立团团长黄书祥的指挥下,他率第二营战士参加攻打向都县城,县长农树芬带守敌怆惶逃跑,红军救出被关押的10多个青年。
1934年7月,久经战斗洗礼的黄绍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初,成立右江下游革命军事委员会,他被选为委员,参与领导右江下游的武装斗争。与游击第二联队政委李修学一起,率领第二联队到处打击敌人,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使右江下游的革命斗争得到迅速恢复。
黄绍谦领导的游击第二联队,使敌人坐卧不安,便派奸细黄常显、黄美山、黄开德三人混入革命队伍, 编取绍谦的信任,找机会谋害。1936年8月22日,这几个奸细在黄绍谦家吃饭。饭后,趁其不注意,便开 把他杀害。
标签: 中国 | 广西 百色 | 田东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