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光,原名赵桂器,1920年10月24日出生于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渔塘洲村一书香之家。
赵志光小时候是个爱打抱不平的“猴儿精”,对贫苦百姓富有同情心,每当父母给他一些零用钱时,他总是分给家境比较穷的小伙伴。偶见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也会快快跑回家拿出点米和菜给他们。
赵志光7岁上私塾,1933年到阳朔县城模范小学读书。当时他识字还不多但已开始半蒙半猜地看《西游记》、《水浒》、《岳飞传》、《洪秀全演义》等书,同时不厌其烦地听长辈们讲岳飞抗金、孙悟空大闹天宫、宋江聚义反宋等故事。在他小小的心灵中,为民除暴的好汉们是最最了不起的人。
1938年春,赵志光考入桂林国立汉民中学。在校期间,发生了学校当局无理克扣学生伙食费的事情,眼中不揉沙子的赵志光挺身而出,带领同学们与学校当局进行斗争,并满腔义愤到省教育厅控告。教育厅不但不支持学生们的正义行动,反而以“煽动-”的罪名开除了赵志光。赵志光一时非常郁闷。
同年10月,日军南侵,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广西岌岌可危。忧国忧民的赵志光毅然在桂林参加了广西地方政府组织的学生军,到各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冬,他奔赴桂南抗日前线,参加著名的昆仑关战役。在学生军工作期间,他有幸接触了黄嘉等共产党员。1940年夏,学生军缩编,赵志光回到桂林中学读书,半年后转到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就读。桂师是当时广西有名的一所进步学校,在该校任教的,许多是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赵志光在这里比较系统地读到了马列主义的著作,加上受到进步教师和共产党员的启发,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1943年秋,赵志光以优异成绩考入从北平迁到湖南的国民大学政治经济系。1944年5月,日军侵占长沙,并继续南犯,国民大学停课疏散,赵志光回到阳朔。他在阳朔国民中学任教期间,经常给学生讲革命故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鼓励学生立志抗日救国。
1944年8月,日军逼近广西,中共广西省工委因此号召全省各地党组织动员广大群众进行抗日保家乡的武装斗争,遍地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在阳朔、省工委和全体特支决定利用赵志光非常广泛的社会关系,在阳朔兴坪争取以公开合法的形式开展抗日斗争。
赵志光衷心拥护省工委的决定。8月底,兴坪青年抗日宣传队成立,队员有中共党员、进步学生和青年工人,赵志光被推举为队长。赵志光是个做事非常踏实的青年,于是圩日街头上,山寨灶台旁,乡村地角边,到处都可看见他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宣传场面。
9月上旬,邻近的全县(今全州县)沦陷,武装抗日已迫在眉睫。9月29日,党领导下的兴坪战时青年服务队于兴坪街关帝庙公开成立。这年秋,在继续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风风火火的赵志光还通过各种关系弄到20多支枪。有了武器,队员们抗日的劲头更大了。
11月1日,日军入侵阳朔县城。然而,正当年轻气壮的服务队寻机打击日军的时候,国民党桂林区民团指挥官黄绍率领1000多人枪从永福到了阳朔,他赶走了一向支持服务队的原县长,并妄图肢解服务队。赵志光面对强敌,使了个缓兵计,逃出县城后,立即带领手下人马进驻深山。
分散隐蔽后,经济来源没有了。赵志光放弃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与队员们同甘共苦,并想尽种种办法克服困难。吃不上饭,就以豆腐渣、野菜充饥;寒夜没有被盖,他们就烤火过夜。历尽艰险,这支抗日队伍终于保存了下来。而赵志光父亲那有限的家产也因救济服务队而终归告罄。
1945年1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派桂东北特派员黄友平(黄嘉)等带领十多名党员从桂东地区来到阳朔,加强对阳朔人民抗日武装的领导,并筹建桂东北抗日游击纵队临阳联队。临阳联队于2月20日成立,赵志光为副联队长兼第二大队长。面对党的信任和重托,赵志光心潮起伏,发誓要努力工作,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此后,赵志光和联队其他领导人一起,率领联队300多人枪,转战于漓江河畔广大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5月下旬,他曾指挥夜袭牛尿塘码头的日本运输船,击沉敌船两艘,打死打伤敌人十余人,这一胜利大大鼓舞了临阳联队全体指战员和临阳地区人民。
7月后,侵占广西的日军大部已北撤,而要抢占抗日胜利果实的国民党军进入广西,其第七十一军九十一师从柳州到阳朔,勾结当地顽固势力,倚仗大批美式装备,设卡布防,经常与人民武装搞摩擦,敌强我弱,形势骤然严峻,中共省工委决定将临阳联队化整为零,分批撤离阳朔抗日根据地。
鉴于赵志光在本地关系好、威望高,临阳联队党组织决定留他在本地继续坚持斗争。7月22日,临阳联队组织攻打盘踞在江村的国民党阳朔县东区自卫联队秦森自卫大队,战斗中,赵志光不幸受重伤。当他苏醒过来时,忍着剧烈的伤痛对联队领导说:“快走,快走,不要让我拖大伙的后腿。”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赵志光英勇牺牲,时年25岁。
为表彰赵志光的事迹,激励全体战士革命到底,临阳联队举行了简朴而肃穆的追悼会。会上,联队政委黄友平庄严地宣布党组织的决定:根据赵志光烈士生前表现和愿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标签: 中国 | 广西 桂林 | 阳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