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屾(1688~1785年),字双山。陕西兴平县桑家镇人,著名农桑学家。一生热心搞农桑科学实验,不求功名,只在家乡教授学生,兴农富民,发展了关中的农桑业,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杨屾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幼年早学,天资聪明,十几岁时从关中名儒李颙读书。他不应科举,不求功名,“自髫年即抛时文,矢志经济,博学好问。凡天文音律,医农政治,靡不备览。”他认为人们的生活“盖食出于耕,衣出于桑,二者生民之命,教化之原,缺一不可者也。夫人生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再衣则寒。饥之于食,寒之于衣,得之则生,失之则死,耕桑之所系大矣哉”!基于这种观点,杨屾在家乡开馆办学,教书育人,把提高农作物的耕播和管理技术作为教授的主要内容。他带着学生到田间进行“区种法”实验,即以小畦为单位,深耕细作,合理施肥和灌水,除草保苗。实验结果,取得了粮食产量亩产一千市斤的好成绩。周围乡村的人们看到他的耕作方法效果好,于是争相学习他的区种法。
自唐末、五代开始,北方的战乱再次频起,关中的农桑生产受到很大破坏,人们早已认为关中的气候和土壤不适宜发展蚕桑业。杨屾查阅了古籍文献,认为关中地仍可栽桑养蚕。于是,他提倡在关中发展蚕桑生产。使农民“广开财源,以佐积贮,裕国辅治,以厚民生。”雍正三年(1725),他派人到山东买回柞蚕种,养在终南山,并请来山东有技术的人来传授经验,具体指导。他自己在终南山下搭茅屋居住,化蛾、孵蚕,引蚕上树,终于使柞蚕初殖试验成功。于是,他在家乡开辟园地,栽种了桑树,发展成林。七年(1729),他又从江南引进桑种桑苗,亲自栽培繁殖。他的试验得到成功,同时又从实验中总结出了适于关中养蚕的有效方法,向近县的人们推广。在他的指导下,靠近兴平的农民争相养蚕,“数年之间,大获其益”。外地前来向他学习养蚕的人络绎不绝,他皆细心指导。当时,关中平原,渭河南北普遍栽桑养蚕,缫丝技术相当普遍。
他把自己长期种桑养蚕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撰成《豳风广义》一书,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纺织,以及所用的各种工具都作了详细叙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乾隆六年(1741),他把书稿呈送陕西巡抚衙门,并陈述了兴蚕桑,增富源,以解民困的道理。次年,该书印行,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流传。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此书编入《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出版。该书除过主要论述植桑育蚕之外,还附有《畜牧说》和《畜牧大略》等内容,对家畜家禽的饲养方法和经验有详尽的叙述。他的邻居刘芳在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恰当评介了该书的价值,序中说:“乐从者皆验,诚致富之良谟(谋)也。......若从踵而行之,不过数年之间,咸庆大有。”
乾隆九年(1744),陕西巡抚邀请杨屾到省府西安任教,但他不习惯官场生活,不久即离职返里,悉心著述。十二年(1747),他完成了另一部专著《知本提纲》的撰搞。他在这本书中论述了富民强国必须农林牧副业并举同兴的思想,认为“致富之本,皆出于农。农非一端,耕、桑、树、畜,四者备,而农道全矣。若缺其一,终属不足。……遵斯四者,力耕则食足,躬桑则衣备,树则材有出,畜则肉不乏。”这在当时无疑是远见卓识。他在书中强调北方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力作”、“肥沃”和“水泽”。他说的“力作”是改进耕作技术,保证耕种质量,发展套种数种;所论“肥沃”,是指提倡发展肥料生产,并推广科学施肥;“水泽”者,即发展灌溉。
杨屾还著有《经国五政纲目》、《燮和直指》、《修齐直指》等多种农医著作。
杨屾一生勤劳善学,又熟通医道。他经常劳动,又善于养生,九十余岁,面如童颜。乾隆五十年(1785)杨屾逝世。道光年间,陕西巡抚杨名飓接受杨屾的学说,在关中提倡发展蚕桑业,并将杨屾的著作呈送道光皇帝。道光帝“手谕褒嘉,命崇祀乡贤”。兴平人民为铭记杨屾的功绩,为他修建了祠堂。光绪年间,将祠堂改为双山学堂,以纪念杨屾爱国爱乡的精神和业绩。
标签: 中国 | 陕西 咸阳 | 兴平 |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