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名人

周廷云 [公元1912年-1945年,嵩阳书院]

时间:2020-08-24 开封市浏览量:270

周廷云(1912~1945),又名周中枢,字文初,河南省尉氏县城关镇西大街人。出生于贫家,父为木匠,全家以木业为生计。
周廷云自幼好学上进,是老师喜欢同学羡慕的高才生。他在尉氏县立师范就读时,受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石文卓、陈子杰的帮助,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闹-的斗争。5月,尉氏地下党准备搞农民武装-,青年团员要青锋在联系印刷文件、标语、传单时被捕,他设法到狱中探望传递消息,共谋出狱良策。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县村政处把保存的文件转移出来销毁,使敌人找不到证据,要青锋得以"保外就医"脱险。
尉氏"九九"农民武装-失败后,主要领导人石文卓就义,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被通缉追捕。周廷云和组织失掉联系。当时他在县城教书,白天上课,夜晚进行革命活动。1931年,几个学生和 发生口角,被拉进 局。周廷云闻讯后,立即组织学生围住 局,据理相争,最后迫使警方不得不向学生和校方认错。但不久,他被教育局以唆使学生闹事,不宜在县城工作为由调往陈村教书。他到陈村后,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自费开办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在夜校里,他宣传革命,揭露黑暗,号召农民团结起来,铲除土豪劣绅,平均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随着夜校人数的增加,经费有困难,他把父亲做木工挣的钱拿来作经费,父亲骂他"败家子"。办夜校的举动被教育局发觉。为监视他的活动,1933年调他到县政府做小职员。为避开监视他辞去了公职,在家从事木工,夜里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印发《告农民书》、《告青年书》等,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抗租抗税",号召青年"投身于革命,做有为之人"。
1934年,周廷云和党组织接上关系,受组织指挥,到荥阳、汜水一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1938年2月,到陕北公学学习,后又转入抗日军政大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抗大毕业,化名周济仁,被党派到洛阳李村小学任教。后经洛阳八路军办事处分配,回尉氏工作。到尉氏后,他首先着手恢复和发展组织,1939年4月,奉中共河南省委指示,重建了"中共尉氏县党支部"。周廷云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和各界进步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在门楼任村成立"抗日救国会",在部分学校建立起"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揭露日本侵华罪行,激励人民爱国抗战热情。他与国民党爱国军人冯宪章联合组建起二百多人的抗日武装,准备东渡黄河与新四军会合奔赴抗日前线,因被国民党探知,冯宪章遭杀,队伍也被解散。
1940年4月,上级党派肖金生、赵姬昌到尉氏视察指导工作,周廷云陪同两人以卖盐为名进行革命活动。一次3人行至芦馆贾鲁河渡口时,被黄泛区绥靖剿共办公室主任马其昌遇见。马强制搜查他们,在周廷云身上搜出抗大结业证书和一张毛主席像,随到史庄河防守备队部叫人,他3人乘机逃脱。周廷云身份暴露后,同年10月被捕,押送到西安集中营。
在集中营里被囚3年多,受尽毒刑折磨,他始终坚贞不屈,对革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在一首诗中他写到:
头可断、血可流,
革命意志不能丢。
宁可身躯寸寸断,
不可弯指钩。
在另一首诗中写到:
身在营中,
心在延安。
为民坐牢,
我心情愿。
1942年,党的生日那天,他情不自禁地写到:"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必将出现一个飞速的建设年代,那时国家之统一,民族之富强是不可想象的,高大的工厂,崭新的机器。……这一切的一切快要实现了!那时,我可能在农村劳动,也可能在工厂,干什么都行,只要为共产主义多流点汗,党叫干啥就干啥。努力奋斗,坚持就是胜利。"
周廷云在生死关头,总是将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集中营里,一次他和史发新等6位难友被派出去拉菜,欲借机集体逃跑,被看守发现,他毫不犹豫地把敌兵引向自己,掩护其他5位同志脱险。难友们赞颂他:
皮鞭之下肉裂缝,
鲜血瞬间湿透衣。
意志坚强多英武,
严词雄辩使敌屈。
毒刑拷打难折志,
难友齐声赞不移。
营中受尽人间苦,
换得胜利在明日。
1943年,周廷云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先到登封嵩阳书院、白里坪任教。他边教书,边进行革命活动,一次日军空袭,他带领学生到山里转移,身背王老师的独生子,手拉着自己的孩子,突然敌机射来密集的 ,他丢下自己的孩子,背着王老师的孩子脱离险境。
1945年7月,周廷云接上级党组织通知,重返尉氏恢复党组织,发动群众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他回到尉氏,四处奔走,日夜工作,不幸被捕,于11月6日英勇就义。同时遇难者还有孙保谦。

标签: 中国 |  河南 开封市 | 尉氏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