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名人

牛金星 [公元1595年-1652年]

时间:2020-08-24 平顶山市浏览量:436

牛金星(约1595~1652),字聚明,明末宝丰人,后迁居县城。父名垧。为鲁府纪善,“先世由岁贡仕至县博士与王府官者数人”,故幼有教养,二十余岁中秀才,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为人质朴,性喜读书,通晓天官、凤角及孙、吴兵法。陂北里有田,平日设馆授徒,过着仅足衣食的生活。为李自成制定战略、策略,历任大顺政权左辅和天佑阁大学士。
人物生平
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精于计谋,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经过李岩引荐入李自成幕下,建议“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成为李自成大顺政权时的天祐殿大学士,是闯军中少有的文人,牛又荐举军师宋献策。牛金星心胸狭窄,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以宰相弄权,牛金星热衷于登极礼仪,教习登极仪式,不断地劝进李自成,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制造了借口。
1644年4月26日,李自成率残军退回北京,下令杀吴襄全家三十余口。29日,在牛金星等的策划下,李自成在明宫武英殿即皇帝位。次日,即逃离北京。途中牛金星谗杀李岩,致使起义军军心涣散,宋献策因此出走。
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牛金星与其子牛佺投靠清廷为官,牛佺官任黄州知府。牛金星在明朝官绅中名声极坏,清廷不便安排其职务,顺治九年(1652年),老死于牛佺官署中。临死前嘱牛佺曰:“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葬于香山之阳。
牛金星投奔李自成
不管他是举人出身,还是贡生出身,像他这样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地方绅士,为何会放弃安逸的生活,投奔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清朝的史书至少为后世提供了七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牛金星是个好酒使性之徒。一次喝醉酒后,牛金星将其亲家、祥符县进士王士俊的“闺门之丑”给抖了出来,这便使王士俊怀恨在心,后来王士俊借牛金星酗酒后打县吏一事,会同邑令编织罪名,然后上报,最终使牛被革去功名,并陷入大狱。所以当他被李自成破城救出后,便投到其帐下。
第二种说法提到牛金星通晓“六壬”之术,喜欢替别人卜占祸福。中了举人后,因为得罪了邑令和巨绅,因而被革去举人,投入狱中。在狱中,他遇到了一个姓刘的汪洋大盗(有人说此人可能是刘宗敏),他们谈得非常投机,牛金星为其卜占祸福,并为其出谋划策。最终在牛金星的帮助下,这个姓刘的大盗得以获释。他获释后,对牛金星感恩戴德,并在李自成面前极力推荐牛金星,说其精通“阴阳避异风角之术”,李自成因而破城将其救出。
第三种说法提到,牛金星一向与当官的亲家王某关系不好。牛金星的儿媳死后,他的亲家勾通官府,使牛家父子二人陷入牢狱之灾。牛金星的好友为救他,愿意代为受过,代替牛金星入狱,而让牛金星去向“兰阳梁宦”求救。但牛金星没有搬回救援,他无处可去,只好投奔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第四种说法记叙了与上述不同的说法,说牛金星与李自成帐下的名医尚絅过从甚密,在尚絅的引荐下,牛金星得以见到闯王。李自成为牛金星的雄辩口才所折服,与他谋议帐中。这样牛金星便投靠到李自成的麾下。
第五种说法是《明史·流贼传》中的记载,说牛金星之所以投靠李自成是因为考试作弊,被革去功名才投入农民起义军的。
第六种说法称,牛金星的亲家确实姓王,但不是王士俊,而是同县大营人王之晋,牛金星的女儿是王之晋之媳。牛金星之所以投奔农民起义军是与亲家关系不好,遭到官府-,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李自成。关于他与王之晋失和的原因又有两种说法,一说牛金星之女在王家受到-而致死,牛金星亲自前往王家含殓,但误将亲家推倒并致伤,王之晋认为牛金星不怀好意,纯粹是恶意报复,于是便罗织其罪,下金星于狱,革去功名,金星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李自成;另一说则指明二者反目是因“年饥,议市价不合起衅,遂相水火。”
第七种说法则述说牛金星是经李岩的举荐才投奔了李自成。当初,牛和李二人是在杞县时结交的。后因牛金星有罪,被斥革功名,又被罚戍边,不得已前去投奔李自成。李岩向李自成推荐时,说他“有计略”。可是,从后来的情况来看,牛金星在农民起义军中,并没有向李自成提过一条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只会阿谀奉承,贪图权位,嫉贤妒能,忘恩负义,是一个十足的卑鄙小人。他看到李岩深得李自成的信任,被委以重任,而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于是便掉过头来陷害对他有举荐之恩的李岩,最后导致李岩被杀。
无论牛金星因何种原因参加了义军,李自成显然对他是十分看重的,大顺政权建立后,牛金星被任命为天佑殿大学士,其实就是承相,帮助李自成建设政权,筹划进军北京。起义军进京后,牛金星身为丞相,忙于筹备登基大典,建政设官,迎来拜往,风光一时。然而,大顺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与清军勾结入关,李自成在山海关阻击失利,四月三十日,义军-撤出北京。在大顺政权迅速分崩瓦解的时候,一些文职-纷纷降清或脱逃,牛金星也在大顺政权瓦解后,不知所终。
牛金星的结局
关于牛金星的结局,清朝的史籍多未记载。直到《清史稿》问世,人们才在《季开生传》中寻得他的踪迹,原来他投降清朝做了“贰臣”。《季开生传》中所附的给事中常若柱奏疏中有这样的文字:“贼相牛金星,弑君残民,抗拒王师,力尽始降,宜婴显戮;乃复玷列卿寺,觍颜朝右。其子佺,同父作贼,冒滥为官,任湖广粮储道,赃私巨万。请将金星父子立正国法,以申公义,快人心。”通过常若柱的奏疏,可以看出牛金星已经降清。但清朝政府对于常若柱的奏疏置之不理,反而将其罢官,从中可看出牛金星及其子牛佺已被清列为“真心投诚”之列。此外,杭齐苏也曾上奏称:“乃有天下元凶如伪丞相牛金星及其孽子伪府尹、今黄州知府牛佺,伪尚书、今漳南道兵备张嶙然是也。孽党三人,均当一例骈斩,以泄神人之愤。”杭齐苏的这次上奏,同样也没有使牛佺遭到杀身大祸,相反因祸得福,被提升为湖广粮道副使兼右参议。种种的记载均表明,牛金星及其子牛佺已经降清,并且深得清廷的信任。赵翼还在《檐曝杂记》中,对牛金星父子降清的原因进行了推理分析,认为“及阅王阮亭《池北偶谈》,则金星又尝为我朝京卿。盖奸宄之雄,见自成势盛,妄思为佐命功臣,及本朝定鼎,又知天命有归,则背伪主而仕兴朝,尚为得策也。”
但近些年,一些史家对此说提出了质疑,认为牛金星并未降清。他们的依据是清道光十七年《宝丰县志》主纂人耿兴宗在《遵汝山房文稿》中所写的《牛金星事略》。持这一观点的史家认为,《清史稿·季开生传》所录的常若柱奏疏不实,牛金星并未降清,而是在李自成死后,仍奋力与清兵作战,因此在常若柱的奏疏里只有“牛金星从闯为逆,弑君残民,抗拒王师,力尽始降”的记载,而这并没有明确指出牛金星降清一事。并且他们还指出,牛金星最终藏在其子牛佺的官署中,牛佺虽官至清湖广督粮副使,但一直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因而得以安享晚年。牛金星临终前嘱佺曰:“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牛佺遵其遗嘱,葬牛金星于宝丰香山之阳,即致仕旋里。另一个依据则是根据《明史》记载:“牛金星、宋企郊等,皆遁亡”,而且清初众多的记载均未提及牛金星降清之事。
但也有人认为《牛金星事略》是孤证,不能成为牛金星没有降清的有力证据。他们还从常理上来进行分析,如果牛金星不降清,他的儿子非但不能做官,而且还会性命难保。可是他的儿子后来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应该与牛金星降清有一定的关系。
人物评价
牛金星的人生历程,很值得千古文人引以为戒。牛金星自恃有才,他不被豪绅诬害,不可能加入造反队伍。他起义后因谋略为李自成器重,但当上丞相后却热衷于官场应酬,而对他有举荐之恩的李岩,反生嫉妒之念,暗中做手脚,将李岩害死,实为不耻之举。一个举人,位及丞相,牛金星可谓风光无限,但牛金星的丞相梦很短暂,李自成因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阻击失败,撤出北京,又节节败退,退至湖北。李自成的归宿,一说死于九宫山,另一说李自成出家当了和尚,隐居于深山古寺。而牛金星则与儿子降清,儿子当上黄州知府,牛金星在提心吊胆中活了8年,终年57岁。牛金星临终前告其子:“为人不可恃,闭门勿出。”想来他是历经大起大落后说的大实话。

标签: 中国 |  河南 平顶山市 | 宝丰 | 明朝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