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名人

张汝光 [公元1914年-200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时间:2020-08-24 浏览量:393

张汝光(1914-2000年),原名张汝秀。渑池县人。1930年到冯玉祥部队当看护兵。翌年6月,随冯部抵江西“剿共”。9月,投诚红三军九师,被分配到军医处工作。1932年1月,张汝光入中央红军军医学校学习。1933年3月留校工作,后调总卫生部工作。之后,调中央红色医院工作。不久,任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二所所长兼主治医生。是年秋,中央红军一部入闽作战,张汝光奉命到福建宁化后方医院二所帮助工作。1934年10月,张汝光带领100余人,用担架抬着60余名伤病员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6月调任红军总司令部卫生所所长。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调任红三十二军卫生部长。参加了甘肃环县山城保战役的卫生医疗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汝光任八路军一二○师医务处主任。不久,随部队赴冀中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协助白求恩大夫制作了被命名为“卢沟桥”的手术医疗用品驮架。使用这种驮架,仅用三四头牲口,就能载完为100名伤员做手术的全套医疗设备。嗣后,任晋绥军区卫生部副部长。1944年,担负黄河以东晋绥军区-和直属队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同时在兴县政府的帮助下,把各地有名的中医请来组成3个中西医联合诊所,并兴办了民众医院,还在蔡家崖建立了初步分科的医疗门诊部。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汝光率30多名卫生干部,随同从延安派往东北的1000余名干部,到达沈阳,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后为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副部长,西满军区卫生部部长。1946年秀水沟子战斗时,正值数九寒天,气温降至零下二三十度,为了不让伤员受冻挨饿,张汝光动员和组织群众力量,及时解决了几百名伤员的食宿问题,后又动员、组织留用的日本医护人员和地方医护人员为伤病员治疗,开创了西满地区卫生工作的新局面。194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西线卫生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卫生部副部长。参加了辽沈战役的医疗保障工作。张汝光发出“村村设医院,家家做病房,人人当看护”的号召,除急需手术的重伤员留在基地医院外,其余大批伤员很快分送到各村。短短的几天中,前方送下来的万名伤病员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安置和治疗。嗣后,参与了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卫生医疗的组织领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汝光任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任中南军区武汉医院院长,后任中南军区卫生部部长。1952年,率中国卫生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半年多,吸取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为全国全军的卫生事业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53年任广州军区卫生部部长。1956年后,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主持编写了《军队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学》。“文革”中,遭受林彪反党集团的诬陷,停止工作达7年之久。1973年恢复工作,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长。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积极拨乱反正,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恢复了几所军医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率领军事医学代表团到苏联、罗马尼亚、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考察访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3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按照张汝光生前遗愿,其遗体捐献给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研究所。
(引自《河南省志·人物志·军事人物》)

标签: 中国 |  河南 三门 | 渑池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