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名人

曹端 [公元1376年-1434年]

时间:2020-08-24 三门峡市浏览量:300

曹端,字正夫,生于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卒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祖籍山西曲沃县阎村,姓杨。五世祖过继于舅父曹家,经父曹敬祖迁居渑池滹沱里(今曹滹沱村)。
曹端幼年聪敏过人,五岁时见到《河图洛书》,就在地上画着请教父亲。18岁时中秀才。成年后,专心致志钻研性理。他的治学态度是亲自实践,并强调安祥、忠厚。当他读到宋代儒学家周敦颐著的《太极图》、《通书》、《西铭》后,感慨地说:"道理就在这里啊!"于是就下苦功钻研,日久。座下脚踏的两块砖都被踩穿了。
曹端对父母十分孝敬。父亲起初信奉释氏,他就作《夜行烛》一书送给父亲,规劝说:"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亲高兴地同意了他的意见。
曹端20岁,得到谢应芳著的《辨惑编》一书,甚感兴趣,决心以说教《辨惑编》为己任,摒弃与其相违背的鬼神邪说,并给县令上 书,毁掉不在祀典的祠庙一百多处,建立里社里觳玄,使民祈告,遇荒年提倡救济,结果,存活了很多人。
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年),河南乡试举人。曹端考中第二名,翌年考中会试副榜第一名。受任霍州(今山西霍县)学正(地方学官,掌教育所属生员)。阐明圣人之道,诸生员都服从他的教育,郡人也都为他的学识所感化,耻于闹事争讼。知府郭晟问端如何为政?端说:"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晟心悦诚服地拜受了端的意见。曹端的父母相继死后,在回渑池守丧期间,霍州的学生多数随他,在他父亲墓旁庐舍中受教。期满除服,改任蒲州(今山西永济、临猗、闻喜、万荣、河津一带)学正,霍州弟子上 书要求留他,蒲州弟子也上 书争他,因霍州上 书先到,得到了允许。端先后在霍州16年,当地士人服其教,四方闻风从学的达数百人。宣德九年(1434年)死于任所,终年59岁。诸生心丧3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因贫无力归葬,遂留葬霍州。曹端子曹瑜、曹琛在其父墓旁庐丧。二子死后,也埋葬在父亲墓侧,后改葬于渑池。
宋初,伊洛一带的儒家学者,随程颐、程颓学习理学;直到元朝时北方的学者,都一致推崇二程为理学的宗师。明代兴起三十余年后,曹端学说在崤山、渑池之间崛起,曹端带头把濒于失传的理学振兴起来,因而,被从事理学的学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曹端尝言:"学识想达到高标准吗!按圣人的主义,必须从太极上立脚根。为人须学习志士、勇士,不趋炎附势,阿谀逢迎。"他所著有:《四书详说》、《孝经述解》、《明史艺文志》、《河南通志》、《明录粹》、《家规辑略》、《夜行烛》、《语录》、《太极图述解》、《拙巢鸣》、《西铭述解》、《理学印正要览》、《通书述解》、《明职录》、《尤文语录》、《性理论说》、《童子箴》、《经义考》、《存疑录》、《训蒙要纂》、《儒林宗统谱》、《一噱录》、《月川诗文集》等。
霍州有一位名李德的人,和曹端同时也在霍州讲学,当他了解曹端的讲学情况后,就对曹的学生说:"学不厌,教不倦,是曹端的盛德啊!他知古今,达事变,后学的人很少有赶上他的。古人说"得经师易,得人师难",你们得到人师了啊!"说毕,遂告别诸生。曹端对李德的高尚品行也深表敬意,随命学生邀请他,表示谢意。
初时,曹端依照《太极图》作《月川交映图》,所以,学者都称他为"月川先生"。到他死后,门人私谥静修。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年),尚书彭泽、河南巡抚李桢奏请明廷,请求将曹端从祀孔子庙,未见结果。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赐谥清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从祀他于孔庙,位在许谦之次。

标签: 中国 |  河南 三门峡市 | 三门 | 渑池 | 明朝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