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名人

邓昊明 [公元1904年-1998年]

时间:2020-08-24 郴州市浏览量:436

邓昊明(1904-1998),又名邓裕斌、邓光汉、邓亮,永兴县程排源人。
父亲邓启光耿直敦厚,读书多年,未获功名,替他取名裕斌,希望他长大后文武双全,光宗耀祖。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思想进步的二哥将他改名为邓光汉。1919年春,考入衡阳私立成章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接触进步民主思想,阅读大量的进步书刊,同时,发挥他演讲的天赋,登台宣传新文化运动,被选为代表,成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后又被选为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委员,开始对社会变革产生浓厚兴趣。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乡当乡村小学教师。1924年夏,邓光汉改名邓亮,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次年回乡与夫人李仙桃完婚。1926年,第一次国共合作,邓亮经同学共产党员吴可、田波杨介绍,加入国民党。“四·一二”-政变后,邓亮目睹国民党血淋淋的暴行,组织中国大学内的国民党左派人士,秘密进行反对新、老军阀的活动,遭到反动当局的搜捕。1927年秋,邓亮逃离北平,来到武汉,结识中共理论家、武汉大学教授李达,第一次接触马列主义理论。
1928年2月,邓亮夫妇参加了湘南起义。起义失败后,夫妇俩先后来到北平,邓亮复入中国大学,开始探索中国今后的出路、决心成立一个反帝、反封建、反蒋介石的政治团体,走“第三条道路”。邓亮利用学联临时主席的身份,到北平各高校宣传“第三条道路”的思想。1928年9月,邓亮召集24位青年在中国大学西花园里举行会议,正式成立政治组织——“本社”。本社章程规定以实行-为宗旨,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推崇唯物的民生史观等。会议还通过本社的政治纲领。会上,邓亮与其他4位青年被选为干事。“本社”成立后,发展迅速,到1929年底,社员有400多名,遍布全国。
1930年,邓亮结识邓演达,发现其创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政治主张与“本社”的纲领相近,遂将“本社”并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1年11月,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在如何继承邓演达先生遗志,开展反蒋抗日斗争的问题上,与中央负责人产生了意见分歧。1933年,因为政见纷争,邓亮改名邓昊明,投笔从戎,来到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处,向李、白二人面陈持久抗日、建设新广西的主张,先后担任∠方杂志》总编,南宁军校政治教官。
1937年底,邓昊明途经武汉时,第一次面见周恩、董必武,了解中共全民抗战的路线、纲领、政策,留下深刻的印象。
1939年1月,邓昊明升任安徽省第六行政专区专员兼泾县县长。上任后即拜访新四军的叶挺、项英,表达军民合作、共同抗日的愿望。并与新四军密切往来,配合抗日部队,开展敌后游击战。“皖南事变”中,目睹熟知的新四军将领被国民党惨杀,邓昊明深感痛惜。
1946年,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的邓昊明辞去官职,定居南京。1947年春,邓昊明与许闻天、高宗尚、陈惕庐等在南京成立“孙文主义革命同盟”。该组织奉行孙中山的-、主张和共产党合作,反对蒋介石的-统治。邓昊明担任该组织的常委、负责军事部门的工作,他利用与桂系军队联系密切的优势,将工作重点放在动员李宗仁公开“联共反蒋”。1947年,邓昊明利用“孙文主义同盟”,协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成功,他多次面见李宗仁,希望他能停止内战,和共产党和平谈判,统一中国。
1948年,邓昊明与南京地下党负责人史永、李益之取得联系,积极策反国民党的御林军——王晏清的九十七师,王系邓昊明胞姐的独生子。1949年3月24日,情况紧急,王晏清提前起义,御林军的倒戈,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势气。
1949年9月,邓昊明出席了全国政协一届会议。50年代初,先后担任政务院参事,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兼建设局局长,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兼交通厅副厅长、厅长、主持修复了被日寇炸毁的秦淮河上的长干桥第一系列工作,为南京市、江苏省的交通建设事业付出了心血。同时,主持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和苏南的党务整理工作,筹建了农工党江苏省组织,先后担任农工党南京市主任委员、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领导农工党全体同志投身到土地改革、镇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思想改造等运动。
1957年,他被错误划成“右派”,撤销所有的领导职务,下放到企业和街道。“文革”中,被加上“-分子”、“国民党特务”等一连串的罪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1978年,他重新走上江南省政协和农工党的领导岗位,先后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主任委员,还当选为农工党中央第八、九届委员会常委。为农工党江苏省各级组织的恢复、健全和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至1988年农工党在江苏省发展到3200多名。
1988年,邓昊明主动辞出政协和农工党的领导职务。1998年3月28日在南京病逝。

标签: 中国 |  湖南 郴州市 | 兴县 | 永兴县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