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名人

何炳麟 [公元1877年-1966年]

时间:2020-08-24 株洲市浏览量:280

何炳麟
(1877—1966)

岳云中学创始人,教育家。
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877年6月27日出生于酃县中村乡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00年参加衡州府试取秀才。1903年8月考取官费留日,进入日本东京工业学校电气科学习。1908年10月应聘到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湖南省立优级师范学堂任教,主讲《几何学》与《几何画》(即制图学)。所编《几何图学教科书》三卷为各高等、中等学校教材,名噪一时,被誉为湖南制图学教学的开山祖。
他认为:"欲兴邦国,必兴科学,欲兴科学,必先培育人才。"1909年2月,邀集湘南人士刘光前等15人,集资在长沙创办南路公学堂,后改为湖南第二公学堂,推他为校长。1914年2月,学校改名为湖南私立岳云中学。他以校为家,将毕生精力献给岳云,任校长50余年。为了筹集办学经费,四处奔走呼吁,求人相助,省吃俭用,倾家办学。他说:"办学敛钱,天诛地灭。"30年代,其月薪100元,低于教务主任。1931年,校董事会决定校长每月开支40元办公费,他从不领取。1933年1月,在校董会一再催促下,才将这笔钱专折存入银行,作为学校百年基金。
他主张"科学救国、教育救国",视教育为清高的事业,反对把学校变成达官贵人追名逐利之所,不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始终保持距离。并提出"选聘好教师,招收好学生,办成好学校"的奋斗目标,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1918年,又提出以"勤、恪、忠、毅"为校训,培养学生耐劳、守法、服务、向上之精神。
他钦佩蔡元培的办学精神,用人唯贤唯才。所聘教员不论名位多高,如果不负责任,断然解聘。20年代初,聘请在湖南教育界享有盛名的徐特立、何叔衡等来校任教。他坚持办学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1917年,针对当时普通中学的课程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弊端,在岳云试行分科制,设农、工、商、文等科,并在校外设农场,校内设金工场、木工场和贩卖部,供各科学员实习。1921年开始招收女生旁听,接受杨开慧、蒋琼(丁玲)等6人转学,震动长沙,开湖南中学男女同校之先河,报纸称为"学界的光荣"。1922年应社会的需要,岳云中学先后开办体育、艺术、教育三个专修科。1936年5月在南岳增设农校一所,名为"湖南私立岳云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38年长沙屡遭日机轰炸,岳云中学由长沙迁到南岳。抗日战争8年,经过4次搬迁,所遇的困难不亚于开办时期,但都渡过难关。1949年岳云中学改为公立,仍任校长。
他一生致力教育事业,从1909年创办南路公学堂到1966年的半个世纪里,培养了近两万名毕业生。有的成为著名的革命志士、社会活动家;有的成为作家、艺术家,有的成为专家、教授。新中国建立后,他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是湖南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教育工会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7月10日,湖南省教育界在长沙举行座谈会。副省长谭余保代表省政府将"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年成绩卓著"的奖状授予他。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联合赠送一幅"松鹤遐龄"的中堂湘绣以致祝贺。
他于1957年2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民进长沙市主任委员。1959年4月全国政协第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单独接见了他。
1966年10月在长沙病逝,终年90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标签: 中国 |  湖南 株洲市 | 炎陵县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