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光,化名张鹏久、张自航,1906年5月26日生于湖北省阳新县宣化里(今属潘桥乡)上徐村陈皮罗湾。祖辈以种田为业。其父陈志镐,通文墨,懂医道,务农兼行医,家境颇殷实。他常为贫苦人家治病,不取分文,深受乡人尊重。
陈洪光6岁入本村私塾启蒙,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他聪颖好学,六年间,读完了《三字经》《幼学琼林》、“四书五经”。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阳新高等学堂。当时,该校不仅开设有国文,还开设有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法制、体操等课程。这对于只读过“子曰”、“诗云”的陈洪光来说,可谓是耳目一新、眼界大开了,该校有些思想进步的教师,经常向学生痛陈清政府腐败无能、袁世凯丧权辱国、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和掠夺等方面的史实,宣传孙中山的-。在他们的影响下,陈洪光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常与校友讨论拯国救民之道。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的消息传到阳新,阳新高等学堂和阳新中学的师生奋起响应,举行数百人的--,强烈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陈洪光不仅参加了这次--,还参加了“阳新爱国后援会”组织的驱赶军阀走狗李知事的斗争。随后,他又参加阳新各界进步人士联合组成的宣传队,走上街头,演讲时事,散发传单,演文明戏,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县城的码头搬运工人、店员工人和广大市民掀起了-运动。
1922年,陈洪光在阳新高等学堂毕业后,回家务农。此后,一些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读物陆续传入阳新。他在耕作之余,阅读了《新青年》《向导》《每周评论》《武汉星期评论》等等大量的革命书刊,从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开始信仰共产主义。
1925年秋,两湖师范学校学生、共产党员罗伟受中共武汉地委派遣,回到家乡福寿镇,开展革命活动。他在“福寿书社”的基础上,扩大为“福丰青年促进会”,并从中吸收罗冠国、罗海门、罗辉光、陈少年等人为中共党员。陈洪光经陈少年介绍,加入该促进会。此后,他同罗海门、陈少年一道,走村串户,宣传革命思想,发展会员。他还经常在夜晚到处张贴“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污吏”等标语,以扩大革命影响。同年冬,他在福寿镇之喉咙咀一带组织数十名青年,建立“除毒会”,开展禁烟(鸦片)、禁、剪发放足、破除迷信等活动,斗争矛头直指该地的土豪劣绅。
1926年春,中共福寿支部成立,书记罗海门。同年夏,陈洪光经罗海门、陈少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陈洪光根据党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调到国民党阳新县党部青年部工作。
是时,北伐军第七军已抵咸宁。陈洪光受中共阳新部委(后改称县委)和国民党阳新县党部派遣,同曹玉阶、罗辉光、陈少年等一道,赴阳新北乡的广大农村和交通路口,组织民众,开展迎接北伐军的工作。9月13日,当北伐军进入阳新县境时,阳新北乡的广大民众,在陈洪光等人领导下,掀起了迎军热潮。他们为部队送茶送水,备粮备草,甚至杀猪宰羊,慰劳北伐将士。部队全体官兵,无不深受鼓舞。
同年11月,阳新县学生联合会成立,陈珍任主席,陈洪光任宣传部长。陈洪光到任后,迅速组建了阳新青年文艺宣传队。宣传队经过短期训练,便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写标语、画壁画、办墙报、演剧目,大造革命舆论,发动广大民众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
12月25日,陈洪光率领阳新高等学堂和阳新中学的全体师生,参加中共阳新部委和国民党阳新县党部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万人--。当-队伍到达天主堂附近时,披着神父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唆使教徒和他们收买的流氓谩骂-群众,并持枪威胁,企图驱散-队伍。陈洪光怒不可遏,立即指挥学生率先冲进天主堂,砸毁神龛,收缴了他们的0,挫败了他们的阴谋。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和群众还捣毁了东岳庙、光华庙、城隍庙的菩萨,烧掉了迷信用品。
1927年2月27日,阳新反动派在县城发动-,捣毁国共两党县党部、县总工会、县农协、县妇协、县学联等机关,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并残暴烧死省农协特派员成子英等九位工农运动骨干,制造了震惊全国的阳新惨案。惨案发生后,陈洪光在群众掩护下,转移到“秦益丰”纱店0上,参加了中共阳新部委召开的紧急会议。根据会议决定,陈洪光于第二天随同曹大骏、刘熙等人赶赴武汉,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省党部、省政务委员会汇报了惨案详情,请求援救。在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干预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省政务委员会迅速派出人员,率领国民革命军赴阳新平定-,镇压了-,从而使阳新的工农革命运动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随后,阳新的土豪劣绅纷纷成立民团、保卫团,勾结国民党新军阀,大肆“清乡”,捕杀共产党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阳新县委指示,凡是已暴露身份的党员,立即转移外地,分散隐蔽。陈洪光遂潜往镇江,化名张自航,在一家药店当店员。
1929年3月,陈洪光由镇江返回阳新。此时,中共阳新县委及各级基层党组织业已建立,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在全县方兴未艾。陈洪光异常振奋,他顾不了回家,立即找到县委委员、福丰区区委书记罗冠国,汇报了自己近年的情况,并要求恢复组织关系。经罗冠国、罗海门介绍,县委确认陈洪光为中共党员,并任命他为福丰区委宣传委员。
同年9月,县委鉴于许多区、乡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不高,与革命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遂决定开办党务训练班,加强对干部的培训,调陈洪光具体负责这一工作。陈洪光经短期筹备,使该班如期在县委驻地福丰区之汪武颈开学。第一期学员40人,均系支部书记以上干部。开设的课目为“共产主义与共产党”、“党的基本理论”、“中央通告”、“六大决议”、“支部工作”、“游击战争”等。陈洪光负责办了两期,每期20天,共培训党员干部近百名。
同年冬,陈洪光调任县委宣传委员。到任后,他根据县委中心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大量印制标语、传单、戏曲、歌谣、画报等宣传品,在全县广为散发;组织粉笔队、墨写队在各交通要道刷写标语;建立新剧团,到各个乡村演出;组织演讲队,到各个集镇演讲,举办唱歌训练班,培训歌手,派到各乡教唱革命歌谣。全县的宣传鼓动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从而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土地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1930年5月,中共鄂东特委在阳新成立,管辖阳新、大冶、通山、鄂城、黄梅、广济、蕲春、蕲水(浠水)、武宁、瑞昌等10县,特委书记吴致民。陈洪光任特委秘书兼特委党刊《鄂东通讯》。
1931年7月,湘鄂赣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湖南省浏阳县东门楚东山召开。陈洪光与吴致民等人以鄂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湘鄂赣省委,并讨论通过了各项工作决议。会议期间,湘鄂赣省委召集鄂东、鄂南、赣北三个特委的负责人会议,宣布撤销鄂东、鄂南特委,成立鄂东南特委。鄂东南特委管辖阳新、大冶、大阳、通山、鄂城、咸宁、蒲圻、崇阳、武宁、瑞昌10个县委和赣北特区委,由方步舟任书记,刘海山任组织部长,程恒贞任宣传部长,张鹏久、陈洪光任秘书长。会后,特委为了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的各项决议,委托陈洪光草拟一个工作计划。陈洪光接受任务后,不怕艰险,深入到鄂东南各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共鄂东南特委目前工作计划决议案》,交特委常委审议。决议案对鄂东南苏区的巩固与发展、党组织的改造与提高、苏维埃政权的建设、苏区经济政策、土地问题、宣传教育工作、扩大红军与地方武装、游击战争、兵运工作、妇女青年工作等十几个重大问题,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8月14日,中共鄂东南特委扩大会议在阳新龙港召开,讨论通过了这个决议案。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该决议案既符合省党代会精神,又切合鄂东南地区革命斗争的实际,切实可行。这次特委扩大会后,鄂东南苏区很快出现了一个鼎盛的局面。
1932年1月,湘鄂赣省委决定,撤销鄂东南特委,分设鄂东道委和蒲圻中心县委。陈洪光任鄂东道委常委、秘书长。同年6月,根据省委决定,中共鄂东南道委成立,管辖鄂东、鄂南、赣北等14个县。在鄂东南第一次党代会上,陈洪光当选为鄂东南道委常委、秘书长。
同年秋,国民党武汉行营调集10万兵力对鄂东南苏区实行第四次“围剿”。10月4日,鄂东南红色首府龙港失陷。道委及其所属机关转移至阳新西南部的沙洲店。这里地处偏僻深山,各种物资短缺。陈洪光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正常工作。夜晚办公无灯油,就点松明子;没有纸张,就发动机关工作人员上山砍毛竹、剥茅秆,利用该地废弃的碾槽,自办造纸厂;印文件无油墨,便就地取材,自己制作︰选一小房,在楼板上吊满松针,下面燃烧松柴,然后提取附着在松针上的烟末,用油调匀,即成松烟油墨;没有复写纸,就用黄土碾末,过筛后用油调匀,涂在纸上,干后即成复写纸;没有复写笔,就将筷子削尖磨光当复写圆珠笔。就这样,一个个困难被克服了,机关各项工作,仍然照常运转。
1933年春,鄂东南苏区已被敌人分割为阳新、通山、龙(港)燕(厦)、龙(港)湖(市)瑞(昌)四块。道委鉴于地处鄂赣边境的龙湖瑞苏区与道委隔绝,不便直接指挥,遂决定调陈洪光以道委常委的身份到该地,代表道委指导工作。
陈洪光到达龙湖瑞后,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保卫苏区,恢复和发展苏区的斗争。同年5月,他为了加强党对这一地区革命斗争的统一领导,决定撤销原瑞昌县委和龙燕中心县龙湖办事处党委,建立龙湖瑞县委,书记何英(后由陈洪光自己兼任)。县委成立后,将辖区内的各支小型游击队集中合编为龙湖瑞游击大队,由曹横善任大队长。接着,抽调各区优秀共青团员,进行军训后,组建为龙湖瑞青年模范团。随后,他又以活动在该地的红二连、红六连为骨干,再从各区赤卫队、赤先队中挑选一批精壮队员,组建为河南警卫师。同年7月,他根据道委决定,将河南警卫师、赣北游击大队、红军独立第一团合编为赣北师(后改称红一师),由柯兴任师长,俞照光任政委,全师900余人枪。1934年1月初,道委为了执行省委关于“向东南发展”的指示,决定组织木石港战役,同时决定由张焘(后叛变)、叶金波、陈洪光、俞照光、柳润泗、马先胜等人组成前敌指挥部(指挥长张焘,副指挥长叶金波),负责部署、指挥这次战役。木石港地处阳新东南,为富水南岸重镇。国民党第二十六师师长郭汝栋为了切断富水南北两岸苏区的联系,调新七旅李宗鉴部驻守木石港,并在木石港周围的何子恕、湖田畈构筑工事,驻兵把守,形成战略支点。针对敌人分兵把守”的弱点,红军前敌指挥部决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将敌人围而歼之。1月6日,红三师、赣北师、河北师和龙湖瑞地方武装共8000余人,将守敌分割包围,三战三捷。是役,共歼敌一个旅部另一个团、三个营,俘敌800余人,缴枪千余支,摧毁敌碉堡13座,恢复了木石港及其周围的苏区。
同年1月中旬,红三师、赣北师、河北师在王文驿遭强敌伏击,损失达三分之二以上。随后龙湖瑞苏区被敌攻陷,沦为游击区。2月,龙湖瑞中心县委(由龙湖瑞县委改为中心县委)集中王文驿之役失败后流散到龙湖瑞地区的红军官兵,与龙湖瑞游击大队合编为龙湖瑞独立团,由王武之任团长,袁凤鸣任政委。陈洪光随同独立团行动,指导该地的游击战争。9月8日,由于叛徒告密,独立团在漆坊被敌军第三十七旅包围。战斗中,王武之壮烈牺牲,袁凤鸣被俘(后惨遭杀害),陈洪光突围后率余部十余人转移到大德山,与岳大尤领导的大德游击队会合,坚持大德山区的游击战争。1935年3月,敌军对大德山大举“清剿”,陈洪光在突围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标签: 中国 | 湖北 黄石 | 阳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