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晦(1899.3.25-1983.5.14)
原名兴栋,后改名晦,字慧修。笔名丫、楣、寿山。辽宁辽阳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员。
杨晦出身贫苦,八岁入本村私塾,两年后入外村小学,后考入县立中学,因家乡灾荒,辍学考入沈阳东三省邮务管理局任邮务生。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为火烧赵家楼领导者之一。1920年毕业,任奉天(辽宁)沈阳第一师范学校哲学教员数月。1921年任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哲学教员,数月后辞职返京,因为痛感社会黑暗,改名杨晦,后任河北定县第九中学国文教员。1923年任厦门集美学校国文教员,暑假辞职赴京,同年秋任北京孔德学校国文教员,结识新文学团体“浅草社”成员冯至等,在《浅草季刊》上发表作品。1924年任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文学专修科教员,创作诗剧《屈原》。1925年与冯至、陈炜谟等人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1926年《沉钟》周刊停刊,同年《沉钟》半月刊。在“沉钟社”的八、九年期间,主要从事翻译和剧本创作,先后在北京、汶南、天津、青岛等地的大、中学校任教。1934年春由北平前往上海,1936年6月,与鲁迅、茅盾、巴金等在《作家》月刊上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暑假前,任上海同济大学附设高级中学历史教员。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同济附中迁至江西赣县。1938年赴广西,任桂林师范学校教导主任。1939年初,任桂林女子中学语文教员,10月,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候补理事、文艺习作指导小组组员、《抗战文艺》(桂刊)编委。1941年任西北联大中文系教授,讲授“现代文学”、“文学批评”等课。1944年任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参加“东北政治建设协会”,任“东北文化协会”理事,1946年任教于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1948年11月,经党组织安排拟从香港转道解放区,因故滞留香港数月,1949年至北平,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称“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同年秋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直至去世。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曾兼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作协”二届理事等职。文革期间遭到破孩。晚年任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补选为“作协”三届理事。
作为“沉钟社”的发起人和主要成员,杨晦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西方文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鲁迅先生称评论“沉钟社”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文学翻译和文艺评论。所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谁的罪》、《来客》、《笑的泪》、《楚灵王》、《屈原》、《除夕》、《庆满月》《苦泪树》等;译著有:罗曼·罗兰的《悲多汶传》、莎士比亚的《雅典人台满》、希腊悲剧《被幽囚的普罗密修士》、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爱伦坡的长诗《乌鸦》、《钟》等,另译有《莫里哀戏剧十五种》,不幸毁于抗日战火;著有文艺评论集《文艺与社会》,以及《罗曼·罗兰的道路》等文学评论文章。有《杨晦文学论集》、《杨晦选集》。
标签: 中国 | 辽宁 辽阳 | 灯塔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