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智1906年出生在东宁县三岔口八家子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中师文化。
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地下工作员、党支部负责人、抗日游击队战士、抗联战士等职。1936年6月15日,在同江头道林子战斗中,为掩护部队突围壮烈牺牲,时年30岁。
1915年初,9岁的于明智在三岔口小学读书,勤奋好学,成绩良好。1921年考入吉林省立第四中学,他不仅努力学习课本知识,还经常阅读课外进步书刊,立志投身革命行列。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于明智参加了“沪案后援会”,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演讲、募款、-、--等活动。掀起了声援上海工人、学生反帝爱国斗争的浪潮。
1926年春,中学毕业后的于明智考入了滨江师范学校。在校其间,为支援工人运动,于明智学会了开汽车,经常拉运工人和学生一起上街-,使-和工人运动共同发展。由于于明智工作成绩卓著,于1926年6月被党组织发展为中共党。
中共北满地委为了建立和发展中东铁路东线地区各级党组织,派于明智回家乡开展建党工作。于明智以小学教员的身分做掩护,在东宁县城所在地三岔口两级学校成立了中共东宁党支部,支部负责人于明智,委员延颇真、袁子仁。当时共有党员9人。
不料,于明智在秘密发展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中暴露了身份,经同志们的劝说,于一九二九年秋转到穆棱县马桥河镇学校。于明智精通英语和俄语,擅长体育、美术和音乐,马桥河学校收留他当了教员。他在学校里经常组织学生教唱《国际歌》、《渔光曲》、《岳飞•满江红》、《苏武牧羊》等歌曲,排演进步节目,以求唤起学生和群众的革命觉悟。组织师生向社会开展革命宣传,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
于明智待人和气,平易近人,贫民百姓有求必应。他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生病的学生买药买食品,而把自己家四口人的生活水平压到最低限度。有些贫苦百姓不会写信,均求于明智来写。就连过年的春联也多是出自他的手。1931年农历腊月初八,马桥河镇穷八家子屯老邢家、老黄家请他写对联,于明智写道:“年好过,节好过,日子难过”,“出有门,入有门,取借无门”横批是“如此世界”。又写道:“衙军之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穷富之别,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横批是“有乐有哀”。于明智的行为深受群众的爱戴。
“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东北的大城市,消息传来,于明智马上组织马桥河学校全体师生,上街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9月26日,于明智利用中秋节之机,带领部分师生在马桥河镇十字街口搭起牌楼。他当场亲笔写了一幅对联:“国难当头,不容我们逍遥自在”,“民族危机,需我同胞共同解除!”横批“还我山河”。把对联贴在牌楼上,于明智登台演说,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罪行,揭露-贼蒋介石不抵抗的 面目,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此时,十字街头的群众越来越多,都为于明智的讲演拍手叫好!激起了广大师生和群众的抗日热情。于明智又带领师生和爱国群众列队--,在马桥河掀起了群众性的反日浪潮。
1932年2月,中共穆棱县委在八面通镇基督教堂召开全县反日代表大会。于明智带领马桥河的五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后回马桥河镇他亲自组织召开了反日大会,传达全县反日大会精神,号召人民群众武装起来,严防日军入侵。接着又带领全体师生和爱国群众列队在全镇-,呼口号、贴标语、撒传单,反日情绪极为高涨。就在这时,马桥河公安分驻所出动 镇压抗日活动,将于明智逮捕,爱国群众为了保护于明智打伤了两名 。在狱中,于明智与 进行了面对面的说理斗争。此事被活动在穆棱的抗日救国军参谋长李延禄得知,李延禄是我党秘密派入抗日救国军的共产党员。他带领部队从兴源镇前赴马桥河。文武并用,申明大义,于明智等人被营救出狱。出狱后,他不断变换斗争方式,并秘密进行着党的工作。
农历正月十五,于明智利用灯节之机,在马桥河的街里组织了“提灯-大会”,亲自带领马桥河学校全校师生和爱国群众上街-,边-边宣传,号召人民群众起来抗日,防止日军入侵,不当-奴。
1933年1月,日军第十师团第八旅团第三十九联队侵占了穆棱县。中共穆棱县委及县委领导下的党团组织和反日会群众组织均被破坏。2月,李范伍来到穆棱县第二学校,开展党的活动,发展党团员,6月份恢复了中共穆棱县委。在县委的领导下,于明智在马桥河学校继续开展党的工作,并经常与县委书记李范伍、县委委员马朝德和团县委书记于清和秘密联系,汇报和请示工作,并在马桥河大排队建立了党支部。
1933年8月,于明智身份又一次暴露,正当敌人准备逮捕他的时候,中共穆棱县委立即通知他向饶河转移。于明智将证件缝在衣服里,含泪告别了战友,只身一人奔向金文享、崔石泉(崔庸健)领导的东北民众救国军第一旅特务营。由于此营朝鲜族人较多,愿吃汉族炒菜,被分配到后勤当了一名炊事员。
于明智杀敌心切,积极要求到一线部队去。同年12月初,此营准备袭击虎林县城于保董大排队,于明智积极要求参战,经领导批准,于12月7日与本营战士一起参加了战斗,将于保董大排队全歼,缴获 七十多支,还有粮食、衣服等物资,解决了部队缺少武器、粮食和衣服的困难。
1934年1月28日拂晓,于明智同本营战士一起攻克了虎林县城,经过半小时的激烈战斗,打死打伤敌军多人。
来源:中共东宁县委党史研究室
标签: 中国 | 黑龙江 牡丹江 | 龙江 | 东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