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之(1913-1968),曾用名张昆山。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预科,后转入北平大学经济系学习。从1929年起,在北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30年经中共北平市委委员赵作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下半年,因躲避当时北平 政府追捕,离开北平去日本,在东京明治大学经济系继续读研究生,半年后回国。1935年至1937年间,参加抗日救亡反帝大同盟工作,经党派遣在张友渔领导下,到国民党石友三部队做-工作。任该部队宣传科长、秘书主任。后石友三叛变投敌,组织决定中共人员撤离该部队。经董必武接转关系,派至延安中共中央组织部陈云同志处报到。1937年后,曾任120师政治教员、宣传科长、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总校四大队政治部主任。
1945年,率东北干部大队赴牡丹江地区,参加组建牡丹江军区,任政治部主任。主要是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反蒋剿匪。1946年建立东北政权,曾任绥宁省政府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直属牡丹江专员公署专员、牡丹江省政府主席。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后,调任松江省政府副主席。1949年5月,张静之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在中南军管会任军政接管部副部长,代部长。组建中央政府直辖市武汉市时,任武汉市副市长兼秘书长。
毛主席发出“打通汉、粤、川”的号召时,张静之主动提出到企业工作,从头学习新中国的企业管理,向专家学习。转到铁路系统后,任衡阳铁路局第一副局长,负责恢复和建设两湖(湖南、湖北)、两广(广东、广西)的铁路运输、工程管理工作。
在长期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初,张静之曾多次立大功。
1952年,调中央铁道部,任新建铁路工程总局局长。1959年反右倾期间,张静之针对当时铁路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提出:铁路建设不能简单搞人海战术、战线拉得太长,使新线长期不得结果,无法使用,这样做是劳民伤财。应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仗,搞高度的机械化施工,集中修一条铁路就能用一条。据此,被错误认为是右倾思想,下放到丰沙铁路建设指挥部任副主任、华北铁路工程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张静之右倾错误平反后,1964年,经国务院调任抗美援越专家组组长,主要是协调我国在越工程部队与越南政府间的工作关系。在越工作期间,由于成绩突出,曾荣获胡志明主席授予一级战功勋章。1967年回国参加由越南政府黎清毅副总理、李班外贸部长率队的中越政府会谈。
“文革”期间,张静之同--集团作坚决斗争。为了对党和同志负责,他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不做伪证陷害同志,于1968年11月23日凌晨被破孩致死。终年55岁。(黑龙江省志/人物志)
标签: 中国 | 黑龙江 牡丹江 | 龙江 | 宁安市 | 江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