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预,普通外科学专家,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的带头人之一。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治疗方面,总结的病例和经验为亚洲之冠。在胰腺内分泌疾病的外科诊治方面也领先于国内。是中国外科营养(肠内或肠外营养)著名专家之一。主编《临床内分泌外科学》、《外科临床指导》、《人工胃肠》等专著,并参加《黄家驷外科学》、《肿瘤学》、《头颈部肿瘤学》等有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肠道内分泌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等章的编写。曾任《中华外科杂志》总编、《中华普外杂志》副总编、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国家代表,现为中华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朱预1927年11月生,祖籍江苏昆山。1947年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1953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任住院医师,以后逐级升为主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外科讲师、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行政职务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兼外科主任。1988年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院长卸任,任医院顾问迄今,曾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4名。
1982年赴美国宾夕文尼亚大学研究胰岛移植。从事外科工作50年,知识渊博,手术高超,经验丰富,善于处理疑难复杂临床病例。曾完成全国第一例腹膜后巨大嗜铬细胞瘤连同肝下下腔静脉、肾静脉切除及自身肾移植手术。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经股静脉插管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对甲状旁腺腺瘤进行定位诊断,在国内首先开展经股动脉插管造影为胰岛细胞瘤定位,在当时为这些疑难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工具。对胰岛素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亲自处理的原发性甲亢手术达200多例,为亚洲之冠,是中国内分泌外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90年代初引进腹腔镜外科手术,成功完成国内第一例肾上腺腺瘤摘除,带动了泌尿外科在此领域的进步。
勤于写作,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内容涉及胰岛素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消化道类癌、颈动脉体瘤、胰腺内分泌肿瘤、多发内分泌肿瘤、外科营养等。先后参加《黄家驷外科学》、《水电解质平衡》、《临床外科手册》、《急诊医学》、《外科临床指导》等著作编写,主持编写《临床内分泌外科学》、《人工胃肠》等著作20多种。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卫生部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北京市二等奖2次,1991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现为名誉主任委员和中华医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外科杂志》总编及《中华普外杂志》副总编10余年。曾任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国家代表10年,曾任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中华医学基金会理事等。曾赴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外科、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处作学术报告,2001年被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聘为客座教授。现任北京协和医院顾问、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为香港外科学会名誉院士。现仍活跃于普外临床和国内的学术活动中。
简历
1927.10.28出生于江苏省苏州。
1947~1953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
1953~1959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
1959~1972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1972~1978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
1978~199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普外科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1987~200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医院顾问,社会工作。
1990~1998中华医学会外分会代理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总编,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国家代表,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1992~1992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1992~香港外科学院名誉院士。
1999~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1992~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
标签: 中国 | 江苏 苏州 | 昆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