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蕴山(1905—1943),又名解缙,男,汉族,1905年出生河北大名。冀南第1专署专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大名县沙圪塔乡谢寨〔又名解儿寨〕村人。1923年考入大名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6年冬,中共党在“七师”建立了党支部,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成为中共大名县委的主要负责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与其它同志一起着手组建大(名)、广(平)、馆(陶)边区抗日救国会。1938年5月,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大名第四区抗日自卫大队和四区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1940年2月,八路军挺进冀南。被任命为大名县县长。此后,他以四区大队为骨干,吸取三区、五区两区大队组建冀南军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任政委。同年八、九月间,大名、元城、魏县、漳河、临漳、成安等县相继成立抗日民主政权。与此同时,地区一级的领导机关冀南一地委、冀南一专署、冀南一军分区也同时成立。此时,他任魏县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1942年初,任冀南一专署专员。1943年5月,在魏县反扫荡斗争中,光荣牺牲。
主要事迹
他考入“七师”后,学习积极,很快就接受了革命思想。1926年冬,七师建立党组织,不久他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较早的党员之一。入党后,认真读马列主义书籍,积极发展党的组织,资助党的活动。1929年他担任中共大名县委领导。同年冬,国民党派军队为搜捕共产党员,包围第七师范5昼夜,他临危不惧,坚定沉着地与敌人作斗争。
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名被日军侵占,一时敌伪横行,土匪四起,群众恐慌不安,他秘密组织抗日十人团,组建大(名)、广(平)、馆(陶)边区抗日救国会,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他曾3次组织抗日武装。
1938年5月,建立了大名县第四区抗日自卫大队,随后又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被选为县长。1940年八路军进驻大名一带,他以四区大队为骨干,吸收三区大队和五区大队,组建了冀南军区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并任政委。八、九月间,建立大名、元城、魏县、漳河(山大名分为四个县〕、临漳等抗日民主政权,并建立了党、政、军地区一级的领导机关。1942年初,调任冀南一专署专员。1940年秋,土匪郭淸以魏县北皋镇为据点,时常骚扰我抗日根据地,成为一大祸患。他在冀南军区主力部队支持下,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敌人,同时发动群众,团结开明士绅,并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争取郭淸部下郭金堂等人反正,瓦解、打击了敌人,迫使郭淸退缩至安阳边界。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一专署所辖各县,三里一据点,五里一炮楼,日伪加紧-抗日根据地,此时他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白天在大(名)馆(陶)边区活动,夜晚率工作队到大名城北一带打击敌伪,成绩卓著,深受群众拥护。
他关心同志,爱护干部,1939年春,冀鲁豫行署主任晁哲甫被捕,他利用关系做通敌伪亲属的工作,将晁哲甫营救脱险。凡与他在一起工作的人,对他均十分亲近。他能密切联系群众。有一次住在一户患有哮喘病的贫农家里,房东怕影响他休息,躲到草屋去住。他知道后,让警卫员把自己的皮大衣送去,并煮了2个鸡蛋送去,天亮出发前,将仅有的一碗米留了下来。一次夜行军,瞥卫员从瓜田摘了一个西瓜,给他解渴。他知道后,说:“我们在根据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在到敌占区,群众不了解我们,更应该特别注意,不能侵犯群众利益,否则敌人就会借机造谣诬蔑,挑拨群众和我们的关系。西瓜不能吃!”把西瓜退还给老百姓。
抗战时期,他与战士群众同甘共苦。他患眼疾,视力不佳,夜行军常常跌跤,但他从不骑马,每月和大家一样只领2元零花钱。
解蕴山对群众内部之间这样那样的纠纷,总是出面调解。1938年春,樊河道村与马时庄村两村之间发生了矛盾,樊河道村的一个会道门首领带徒弟多人到马时庄,准备拼一死活。解蕴山闻讯后,深夜赶到马时庄,向两村群众反复讲明利害关系,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
人物纪念
解蕴山牺牲后,广大群众十分悲痛,冀南一专署在1944年3月8日召开大会悼念他。并制“文穆殉国”匾额一块高高悬桂。群众中长期流传一首纪念他的歌谣:日寇侵略我冀南,披肝沥胆为抗战,壮志未酬身先卒,美名永垂在人间。(转自新《大名县志》)
标签: 中国 | 河北 邯郸市 | 大名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