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星(1956~1983),1956年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武安乡渠南村。在家乡读书时,他曾多次用自己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和零花钱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17岁那年,一个炎热的夏天,村民们在场上打麦,天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他和几个年轻人打完麦去水渠里洗澡,同行的茅德春腿部突然抽筋,被急流冲至下游80米处,情况十分危急。正在渠上休息的张维星看到了,纵身跳入40米宽的水渠中,奋力将茅德春救上岸。当茅德春的父母感谢他时,张维星很平静地说:“救人是大事,没什么!”
1977年1月,张维星参军入伍,从苏北里下河乡来到祖国的南海前哨,戍边卫国。面对雄浑浩荡的大海,他触景生情,记起了雷锋的一句名言:“一滴水只有汇进大海,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要把自己这滴水融进浩瀚的大海,和战士们团结战斗,保卫祖海疆。
张维星在部队当过学员、 快艇轮机兵、实习副艇长等职务,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4年,他勤奋刻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真诚热情地团结关心同志,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1年,张维星担任实习副艇长后,仍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处处以身作则,关心体贴战士。一次,战士小万家里有人生病,经济上十分困难,张维星知道后,就主动给这个战士50元钱让他寄回家,帮助他排忧解难。
1982年10月底,张维星所在的快艇除去退役的、出外学习的、住院的外,只剩下六七个同志,站岗任务一下子繁重起来,有时一个战士一晚上两班岗。张维星看到战士这么辛苦,便把自己的名字也排到值班表上,和战士一样参加站岗,一直坚持了3个多月。
一次部队连续施工,战士们十分疲劳,晚上躺下便酣然入梦了。当晨曦射进窗口时,战士们一骨碌爬出蚊帐,都不由得叫起来:“哎呀,昨晚应有我的岗,怎没人叫我?”“是啊,也没人叫我……”有个性急的战士拔腿就往码头跑,一头撞上张维星,只见他穿着被晨露浸湿的军装,两眼通红,满脸倦容。大家顿时明白了。
有一次,快艇在风浪中奔驰了100多海里。正午到达目的港时,由于事先没有联系,码头上有关单位没有给他们准备午饭。张维星一见这情景,就和饮事员一道用压面机压出面条。面条煮熟后,他又帮助炊事员收拾餐具。等同志们都吃好走开后,他才从面汤中捞了大半碗烂面条,正要坐下吃面,兄弟艇的水手长侯进伟端着空碗走进来,他没有犹豫又把这大半碗面条递到小侯的手中……
西沙的夏夜,是宁静迷人的,也是清冷潮湿的。快艇执行任务来到西沙某小岛,任务紧张,住处困难。陆上只安排了一间房屋,全艇人员挤不下。张维星带着3个战士回到艇上,找了一块帆布,在前甲板张起天棚,帮战士铺好棕垫,盖上毛毯……做完这一切后,他才同中队政委一起在甲板上找一个“锚位”。政委查铺回来,发现张维星把甲板中间的宽敞的位置留给自己,他却睡在舷边,不禁心头一热:维星上午连续操作了六七个小时,中午仅吃了一点干粮,接着又在50多度高温的机舱里排故障5个小时;现在休息了,还惦记着别人,真是好干部啊!
1981年10月,张维星到9202艇工作。艇上有些战士脾气暴躁,为难领导。其他人都关注着这个身材瘦小、寡言少语的副艇长,看他如何开展工作。
有个从城镇入伍的电航兵,当兵才一年就闹退役,借口有病不出操、不站岗,甚至不出海。张维星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对他采取“小病”当作“大病”医的办法。他说哪儿不舒服,就送他上卫生所治;他不起床,就送饭给他吃;他说不能站岗,就替他站。开始,这个电航兵对张维星白眼相对,心安理得,可张维星仍然笑脸相迎,热情相待。一个月后,这个电航兵被张维星真挚的情谊感动了,从此安心服役,积极工作,当年年终战位考核,取得优秀成绩。
超期服役的轮机兵蔡春华,技术上有一手,敢说敢干,但平时讲话不太注意,与同志们闹不团结,有时还顶撞艇长。张维星从平时观察中发现小蔡虽然讲话比较冲,但是一块好材料,培养得好可以成为艇上的一名骨干。张维星及时做小蔡的思想工作,教育他改正缺点,并说服同志们改变对他的成见,帮助小蔡进步。后来提小蔡当了班长。小蔡当班长后,张维星热心传帮带,使他很快地成为一个称职的班长。在当年年底战艇年度保养中,小蔡带领战士们埋头若干,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上级检查评比,获得优秀成绩。
张维星在部队有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他认为,“应该很好地、长期地用日记来帮助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纠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督促自己不断进步。”他在日记中写到:“一个人的一生是极为短暂的,倘若你稀里糊涂过着混世虫的生活,等于白过一生。一个真正生活得有意义的人,是为人类事业的进步永远进击的人。各人的能力不同,不一定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只要你竭尽全力,哪怕只是做出微小的成绩,也是对人类的贡献。”他留下16万多字的日记。其中,有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有对部队现状的认识;有如何处理相互关系的心得;有做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有对待缺点与批评的态度等等。
张维星到部队后曾几次回乡探亲,都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1982年秋他回家探亲时,正值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村里的拖拉机由于日夜翻耕,发生了故障,机手张维杰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已近傍晚,张维星听说后,晚饭都顾不上吃,提着小马灯就赶来了。“我来试试!”说完他就趴在地上修了起来,一连干了3个多小时,身上沾满了油污,终于排除了故障,修好了拖拉机。在几次探亲期间,他还为村邻修理缝纫机,为喷洒农药中毒的乡亲请医抓药,多次帮助缺劳力的困难户种责任田。
1983年4月11日下午4时30分,从辽宁到海南岛旅游的技术员白小文,在榆林大东海游泳时遇险,抢救白小文的同志也陷入险境。此时张维星路过榆林大东海,突然听到从海面上传来的呼救声,立即快步跑过100多米的松软沙滩,跳入海中,一连穿过五六排涌浪,两次拖住遇险的同志往岸边游,都被巨浪卷入旋涡中。在这生死关头,张维星用最后的力气,潜入水中,帮助两位同志相继脱险,自己却光荣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友们收拾张维星的遗物时,从他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人生是短暂的,就像颗流星。在我看来,只有为人类做出贡献(不管这种贡献大小多少)的人,他的生命才会闪亮。我立志为此而奋斗……”
张维星牺牲后,所在部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海军党委授予他“舍己救人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授予他二级英雄奖章。《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南方日报》、《海南日报》先后报道了张维星烈士的事迹。中共广东省委、辽宁省委高度称赞张维星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干部、战士、职工、家属向他学习。部队政治部发出《关于向张维星同志学习的通知》。在烈士家乡,中共高邮县委、高邮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向“舍己救人的模范干部”张维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标签: 中国 | 江苏 扬州 | 高邮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