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笃庄,曾用名叶笠,笔名叶心束,安徽省怀宁县人,1914年1月30日出生在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在满清时作过道台,后因世道不稳、官场腐败,弃官从商,是天津有名望的实业家。他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家中请有塾师,希望他们能学点真本领。
叶笃庄6岁进私塾,14岁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二年级。16岁时因父亲去逝而寄宿学校。学校的寄宿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进步学生,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接触到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在此期间,《北方红旗》、山川均的《社会科学概论》以及一些苏联出版的马列主义译著、译本的中文再译本对他影响最大。1931年读高一时,“九一八事变”爆发,目睹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出-家民族利益、采取不抵抗政策和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痛恨万分,出于爱国热情,参加了反南京国民政府和抗日救亡-,并参加了当时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开始接触马列主义。由于受徐光启农本主义的影响,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把农业搞上去,才能国富民强。他抱着救民于水火、富强于中华的志向,1933年考入了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4年自费东渡日本,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实科,并参加了由共产党员林基路(林为梁)、著名剧作家杜宣领导的左翼团体“中华留日剧人协会”和“社联”组织的读书会。1936年春假归国时,由他出资与中共党员吴砚农、易吉光(当时的天津中共市委书记)一起开办天津知识书店,并接受中共北方局的领导。
1937年暑假归国后,“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他在129师386旅政治部任敌军工作干事,参加了七亘村和黄崖底等战役,以署名叶笠撰文“129师的光荣战绩”连续刊载于延安《新中华报》。后因左腿冻伤转入晋东南军政干部学校任政治教官,并创办敌工训练班。1944年经周新民、辛志超介绍在昆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昆明《人民周报》,任总。1945年到北平与曾昭抡等组织民盟北平市支部,担任民盟北平市支部执行委员,先后负责秘书、宣传、组织等工作。配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从事反蒋和-,为迎接北平的解放作了许多工作。
从1946年起到北平解放,叶笃庄先在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华北经济所任研究员,后在北平农事试验场任副研究员兼农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完成《华北棉花及其增产问题》、《战时日寇开发华北农业计划之研究》等著作,撰写了《华北农作物栽培制度》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虽然他
农业经济学家叶笃庄先生生平
达尔文读本
的志向是搞农业科学研究,但他和当时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心甘情愿地接受党组织的分配,出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编译委员会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科技翻译工作之中。在此期间他和他的同仁们白手起家,从油印搞起,创办了《苏联农业科学》、《农业科学通讯》和《中国农业科学》三个刊物。在办刊方针上,他坚持农业科学刊物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原则,坚持编译工作的群众路线,坚持编译人员必须下乡体验生活,熟悉生产。由于长期战争、国民党统治时期又不重视农业科研工作,当时在农业翻译和农业期刊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这项工作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当时农业科学出版的一个中心。1951年他组织翻译、审校了《米丘林选集》、《米丘林全集》、《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1948年会议记录》、《赫胥黎自传》等。后受当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周建人委托重译《物种起源》,从此他走上了翻译达尔文著作的艰辛之路。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聘他为研究员。
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叶笃庄被错划为极右分子,开除公职,并以“-罪”于1958年被逮捕,判刑10年。1968年刑满后,正遇“文革”就“留场就业”。1976年安排在安徽省怀远县荆山湖渔场,为二级渔工。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中共中央55号文件精神,对他划为极右分子的问题进行了复查,认定是错划,经院党组决定,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四级研究员,恢复公职。1979年8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查明原判以-罪论处不妥,应予纠正,宣告无罪。
1988年1月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六届委员会第53次会议协商决定,叶笃庄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92年12月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届中央参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举叶笃庄为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1993年2月中国民主同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推举叶笃庄为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叶笃庄极为关心北京市农牧业的发展,他不顾年老体弱,积极以提案的形式参政议政。承办单位根据他提出的《建设多层次、多渠道解决首都肉类供应案》,调整了草食家畜发展规划,加速了草食家畜的发展。由于业绩突出,1992年9月被评为北京市第二次-系统先进个人。现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科技翻译委员会主任,《群言》杂志、《中国翻译》杂志等编委。
简历
1914年1月30日生于天津。
1927-193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1933-1934年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读书。
1934-1937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实科读书。
1937-1938年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敌工干事。
1938-1940年任晋东南军政干部学校政治教官、敌工班主任。
1941-1943年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专员。
1943-1944年任太平公司协理。
1944-1945年任昆明《人民周报》总。
1945-1946年任国民党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1946-1948年任北平农事试验场副研究员。
1949-1957年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编译委员会主任。
1968-1976年刑满后在白湖农场工作。
1976-1978年在安徽省怀远县荆山湖渔场作二级渔工。
1978-1987年任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
1987年离休。
2000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标签: 中国 | 安徽 安庆 | 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