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名人

戈铭猷 [公元1860年-1937年]

时间:2020-08-24 宜春市浏览量:342

戈铭猷(1860~1937),字伯鸿,号慎园,江苏东台人,出身名门望族,家庭藏书丰富,少小便得饱读。年方弱冠,参与州府科举考试,中优选秀才,旋得补禀。嗣后历充州府衙署文牍幕僚,明敏事功,勤奋职守,屡得主管赏识,迭次纪功升迁。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敕授瑞州同知(文秩从五品),移驻铜鼓营城分防府。其侄戈公振随其赴任,戈铭猷精心辅以传统家教,将侄培养成为民国时期新闻学专家,国际知名新闻记者。
鸦片战争之后,欧风东渐,铭猷感受西方民主精神,虽然身为清廷官员,却对封建王法规制,心怀厌弃。莅任伊始,审理案犯弗施肉刑,士庶谒见免除跪礼。分防府,时称“贰府衙门”,同知俗喊“贰爷”,铭猷传谕凡属平民投诉、士绅来晤,许称官衔同知,不许称“贰爷”。常年安排一定时间,微服简从,深入远近山村,视察农田水利,了解民间疾苦。绝不先行通达迎候,拒让士绅置酒接风。春秋城乡新粮鲜菜上市之初,产户优选来衙献新,每每穿戴朝服庄重接见,热情慰勉,亲赐赏银,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清宣统元年(1909)仲春,三都乡贡梁芬曾孙德昭七十晋一寿辰,铭猷手书“典隆杖国”匾额,躬亲庆贺,士民敦睦融洽。
铭猷履行职责,重视朝野舆论,博采众议,争取勷勖施政力量。每年循例定期清明,间择冬至,举办乡饮盛会,柬请辖境正宾:举人黄希宪、黄子俊,奉政大夫杨锦峰,孝廉方正卢日藻、曾绍丹、帅竹馨,秀才戴之鼎、李济川、罗小波,监生胡子斌,书法能手钟挥五,盆花巧工卢新斋,建筑技师邓恒亮等社会名流,以及特约大宾,参与评论治理方案,研讨当前时务,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余兴吟诗品画,蔚起文风。铭猷日理纷繁公事,入夜挑灯读书写作,仍常勿惮辛劳,亲去奎光、至诚、云屏高等小学堂,宣讲国政要闻,指导革新教学,了解师生生活,促进基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铜鼓层峦耸峙,沟涧纵横,被称为穷山恶水之乡。铭猷守土此方,致力转化旧观,特于“万笏朝天”峻峰南麓,滨临定江的红砂砾岩峭壁上,雕凿“宝山石”三个大字,摩崖字迹,苍劲雄浑。此一历史文物,今仍保护完好,惜其旁嵌颂扬铜鼓山川秀美、物产丰饶的《宝山石碑记》已佚亡。经手重修的邓公祠及其撰写的《重修崇祀明将邓子龙祠宇碑记》,均于1928年仲秋毁于兵燹。
铭猷到铜鼓履职期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隆冬,铜鼓洪福会响应革命党发动萍浏醴起义,攻陷铜鼓营城,火烧贰府衙门徒众,对于那些当年逃脱捕杀、陆续潜回案犯,戈铭猷阳奉严令追辑,阴怀恻隐之心,暗予宽容。清宣统元年秋月,废分防守,建置铜鼓厅,铭猷继任抚民同知。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江西通电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王朝统治政权。铭猷印发《铜鼓劝民说》,开导士庶反对君主-,赞成民主共和,随之和平易帜。当日风云突变,权力交替之际,铜鼓能安谧如常,未睹刀光剑影,首功应归铭猷用心教化。南京国民政府以其“勤政爱民,躬耐劳苦,生活俭朴,政声清廉,治绩卓著,知时俊杰,非风尘俗吏”,勖勉留任。
1913年暮春,废厅建县,铭猷调赴宜黄主管东陂缉私税卡。离职之日,依依送别人群,只见数担行李,几挑书籍,别无他物。民国五年,署理乐平知事,奉公克己,整肃吏治,考绩荣获五等金质单鹤奖章。任满告老还乡,间或应邀赴大、中院校讲学外,专注撰辑《二石小记》,怡然自号“二石老人”。
铭猷治学勤奋,知识广博,著有《法学辑要》《中国沿海形势图说》《慎园诗文钞》《羞不恒日记》《民佣堂随笔》《环山阁杂记》《中西生理学图表》传世。稽考历任铜鼓营城分防府同知,兼享著名学者盛誉的无过于斯人。年近古稀,心衰力瘁,病逝东台镇兰香巷慎园故居。

标签: 中国 |  江西 宜春市 | 铜鼓县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