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名人

杨志和 [公元1908年-1935年]

时间:2020-08-24 三明市浏览量:340

杨志和(1908~1935),乳名狗子,泰宁城关人。他原籍长汀,其父杨官云由于在老家无立锥之地,且无法躲避苛捐杂税的压榨,于清朝末年逃到泰宁城关,栖身城隍庙,以帮人抬轿和卖柴为生。1913年,志和五岁时,他父亲在劳累和贫病交迫中死去,母亲把他十岁的姐姐杨桂珠卖给人做童养媳,才买下一口薄棺草草地将父亲埋葬。由于寡妇孤儿无法维持生活,志和七岁时,随母改嫁到了一个姓许的做砖瓦的单身汉家里。继父待他如亲生,给他上了几年私塾,但终因家境困难而辍学,随继父学制砖瓦,学得一手娴熟的手艺,尽管父子发奋劳动,仍然难以糊口。1931年6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团六师政委彭雪枫率部解放了泰宁县城。志和如见天日,率先参加了工会和赤卫队,并当选为泰宁县城市区(城关)的苏维埃政府主席。他苦大仇深,立场坚定,敢于斗争。住在城隍庙紧邻的地主、豪绅萧草堂,为了逃避斗争而拿着一包银圆漏夜上门向杨求情,请杨包庇:“远亲不如近邻,你今天照顾我,说不定0后还可以照顾你呢?”志和拍案怒斥:“我父亲正是给你抬轿上将乐而吐血累死的,临死求你借些钱买药,你都不给,还是什么亲邻!“告诉你,老实点,别在我身上打主意!”随即在城隍庙召开了全城工农群众大会,志和任审判长,并以自身的苦难家史现身说法,说明“不革命就没有出路”,号召大家:“和地主、豪绅划清界线,坚决革命不动摇!”大会宣判将作恶多端的李功隆、余金旺等七名土豪、劣绅、地痞流氓头子处以死刑。1931年7月9日,红军为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而回师赣南,县城为国民党泰宁县民团所占。志和率领城市区的区、乡干部和赤卫队员转移至四乡打游击。至1932年10月19日,又随红五军团回师泰宁而收复县城。在红军主力转移、区乡政府转移至乡下之际,城区保卫团总周老龙,竟大搞-倒算,关押戴家坊乡苏维埃干部戴其生等人,打死赤卫队员丁求生,无数革命群众四散逃亡。因此,杨志和下决心千方百计寻歼周老龙为首的反动武装。周狡猾万状,几次脱逃。其保卫团终于在1932年旧历重阳日的夜晚,为杨志和所率领的红军与赤卫队所歼。这次,周老龙虽又只身逃脱了,但在志和的巧妙追捕下,终于被捕正法。当时,苏区受国民党的重重-,禁运食盐、布匹、百货等生活必需品进入苏区,抓到就以“通匪罪”杀头。尤其是食盐奇缺,每元银圆买不到12市两。在此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维持军用、民需,志和不避艰险,组织武装从将乐等地冒险购运,并发动群众“熬硝制盐”,解决了县城军民吃盐的困难,粉碎了国民党的“禁运”、“杀禁”。1933年3月,志和担任县委宣传部长兼城市区苏维埃主席。为了巩固红色苏区的泰宁县城,他奉命率领县、区乡干部和地方武装组成武装工作队,去开辟县城周围及将乐县的余坊、马嘶等地的工作,组建政权,发动打土豪、分田地和扩红、筹款、支前等运动,有力地巩固了根据地的建设。1933年下半年后,红军东方军二次挥师挺进将乐、顺昌、延南一线,攻下了将乐、洋口、沙县等城镇,志和又受命组织和率领泰宁的千余工农群众前往运回缴获的食盐、布匹、百货和军用品。他冒着敌人炮火的猛袭和飞机的狂炸,身先士卒,完成了任务。杨志和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苏区模范干部和杰出的军事指挥员,1934年2月,举行全县工农兵代表会议,他当选为泰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但接着敌人发动了更疯狂的第五次“围剿”,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志和夜以继日地发动和带领群众修工事、支前参战。由于敌众我寡,县城终于在1934年2月19日陷于敌手。嗣后,为掩护主力红军长征,志和率县、区、乡干部组成的游击大队毅然担负起牵制敌军的任务,与驻泰宁的国民党军队日夜战斗,反复周旋于县境南部的梅口、仕坑、弋口、双坪、龙安一带,长达四个多月。最后,龙安一战,被保卫团、大刀会重重包围于街头的一段狭小地带,志和率部拼力血战方得突围。战后,县领导机构改组,由钟国楚任县苏维埃主席,杨改任副主席。县直机关和区乡干部130多人统编为泰宁独立营,仍坚持在附近打游击。7月份以后,情况更加恶化,该部乃转移至明溪、清流、宁化一带,投入了更加艰苦的斗争。泰宁全境陷入敌手后,国民党实行“清乡”,进行残酷的-倒算和-,无数干部群众和烈军属惨遭杀害,志和闻讯义愤填膺。1935年4月,杨奉命潜回泰宁,重新组织革命力量,开展敌后地下斗争,并筹集经费支援在闽中、闽西进行艰苦斗争的红军。但回到县城水南隐蔽在砖瓦窑内仅一宿,就被奸细告密,而被敌人捕获。他在狱中二十多天,历尽利诱和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于5月间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于县城北门外沙洲上,时年27岁。

标签: 中国 |  福建 三明市 | 泰宁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