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璜,乳名瑞生,笔名刘依林、白蓬、黄轲、丁秋野。民国4年(1915年)11月生,祖籍福安溪潭磻溪村,后迁居县城韩阳冠后巷(今为中兴街)。
民国19年宗璜在福安初中毕业后,赴上海光华大学高中部继续学习。他愤恨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激于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两度去南京-。民国21年冬,加入“反帝同盟”;民国22年7月,在欧阳弼、聂绀 的引导下加入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久被推荐为大夏大学“左联”小组负责人。他经常与光华大学进步同学马子华、田间、周而复和大夏大学进步同学蒲风、柳倩、陈紫秋等参加“左联”布置的飞行-、-、-等活动,先后发展周而复、洪道等参加“左联”组织;9月,经陈幼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领导“无产阶级世界语者联盟”的筹建工作。同年,参加马子华发起成立的“轨迹社”,在“左联”领导下出版《轨迹》杂志。他在、校对、发行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宗璜积极响应“左联”开展文学大众化的号召,创作诗歌《北风歌》、《雪下面的春天》等,分别在《新诗歌》二卷一、四期上发表。
民国22年11月,因参加进步文化活动,刘宗璜和周而复、马子华等一同被捕。民国23年11月出狱后,坚持参加左联活动,给“左联”刊物《动向》写稿。12月15日,宗璜用“白蓬”笔名在《中华日报·动向》上发表杂文《“杞人”的话》,文章以犀利的笔触,抨击国民党当局-,一边在大肆张扬明年“儿童年”,要“提高儿童的幸福”,一边儿童却“饿着肚子被当货品卖”的现实。周而复后来在《群益文艺丛书》中回忆说:“他(刘宗璜)的诗文和那些大作家的大作相比,似乎也没有什么愧色。”刘宗璜的这篇杂文后来被收入1927~1937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
民国24年2月、3月间,“文学新辑”发表宗璜的诗《灰色驴》。不久刊物被查封,他即返福安。回家不久,就和中共福安地下党领导人郭文焕取得联系,先后在福安职业中学和湖山小学任教,秘密参与革命活动;同时继续与“左联”联系。并担任周而复在上海创办的《文丛》刊物特约撰稿人。“七七事变”后,他经郭文焕设法打入福安“抗敌后援会”任秘书、宣传工作团团长。在文焕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抗日宣传工作,在统一战线和“农运”活动方面成绩显著。
民国33年,宗璜与程星龄(前县长,进步人士)、新任县长胡帮宪(又名胡允恭,中共地下党党员)、田粮处处长钟尚文配合默契,担任“整理地粮协进会”秘书和县临时参议会议员、秘书,积极参与重新丈量土地,把大地主、土豪们转嫁给农民的地粮核实纠正过来。是年秋,胡帮宪根据孟起(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潜居福安)的意见,让宗璜以“三青团福安分团书记”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宗璜在《闽东日报》(闽东版)任总期间聘请孟起、黄岑为,支持黄森(中共福安县委书记)创办“新人书屋”、“南野文艺社”,以社长名义掩护地下党开展革命文化活动,销售进步书刊。他在《南野》副刊上发表《台上台下》等多篇杂文,讥讽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不久,“新人书屋”和“南野文艺社”先后被特务勒令封闭。此间,他还利用“三青团书记”的身份,积极协助中共地下党人作了许多有益于革命的工作,如把国民党的《围剿战讯》提供给中共福安领导人参阅,为游击队筹集粮饷、配合胡帮宪撤去一大批乡镇长、换上部分中共地下党员及进步人士当乡镇长等。
民国36年6月9日,宗璜在福州与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联系工作时,被 逮捕,经多次轮审,敌人一无所获,只好释放。11月,再次被捕。省保安司令发专电称:“闽东奸要刘(宗璜),既经缉获,未可轻释,应从严讯鞠,报凭核办。”在押期间,他坚不吐实,关了一年,当局将其交保监视,并宣布停止其就业,不许参加任何机关团体。民国38年3月,其参议员一职亦被除名。
民国38年6月,他徒步秘密返柘荣、福鼎,接受人民解放军63师政治部保卫科领导交给的任务。回福安后成立“福安临时治安协会”,积极筹备粮草,支援游击队,迎接大军解放福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宗璜历任福安县财粮科长、电厂厂长、专署建设科干部、地区医药站干部。1957年被错划为 分子,“文革”中被揪斗、抄家、关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历史问题得到改正,恢复政治名誉,出任县政协委员。1983年2月病逝,终年69岁。
宗璜逝世时,其亲属收到省内外生前好友作家、学者周而复、田间和军政领导人等的唁电、花圈,对他的一生作出很高的评价。
刘宗璜为“左联”成员,名字载入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文学史料》;他撰写文章、诗歌曾用的笔名被收入1988年湖南文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者笔名录》。
标签: 中国 | 福建 宁德市 | 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