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贤钟(1903~1984年),畲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大桥镇梅坪村。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困。
民国12年(1923年),贤钟因生活所迫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为当地业主种植橡胶。民国15年后,他倾尽私囊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为其所有的120英亩橡胶园和规模较大的伐木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贤钟欢欣鼓舞,眷恋祖国。当时,帝国主义对刚解放的中国大陆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他极为气愤。他获悉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华侨回国参加建设的消息,同时收到从泰国回到海南岛的陈而滚来信,得悉海南可种植橡胶。于是,他毅然谢绝亲友挽留,于1953年春带领18名橡胶工人回国,决心为发展我国的橡胶事业作出贡献。
贤钟回国后,立即到海南的琼海、万宁、陵水、崖县、保亭诸县,考察当地的气候、土质及橡胶品种。他发现海南岛原有的橡胶是低劣的实生树,胶水产量很低,遂锐意从马来亚引进橡胶良种,并选中保亭县南山乡作为种植基地,着手组织华侨华福垦殖公司,开始垦荒栽种橡胶。
1954年1月,贤钟返回马来西亚。他先是对当地橡胶良种作深入调查,而后将特优品种移植到自己的橡园中。经过近2年精心培植,于1955年11月把16种橡胶良种共200株胶苗以及一些PB83号芽条,用药物处理后装入木箱,设法运上英国“海后”号客轮,经过太平洋上六昼夜的航行后安抵海南海口市,所运回的胶苗及芽条经培植和芽接后全部成活。
贤钟带回橡胶良种并培植成功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央-和全国侨联领导极为重视。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特地从北京赶到海口会见他。1956年春,周恩来总理电邀他到北京,并予接见,称赞他所带橡胶良种比金子还贵重。是年,贤钟出席全国第一届侨代会,当选为侨联委员。侨代会结束后,周恩来总理意欲在广州安排房子让他定居,他敬谢后带领几十名侨工到南山乡安家落户。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他们不惧毒蛇野兽袭扰,挥锄开荒、洒汗种植。二年后终于垦出1000多亩植胶园,并建立橡胶苗圃。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海南岛,在西联农场接见贤钟时指示说:“要多繁殖优良种苗,加快发展我国橡胶事业”。贤钟遵照总理指示,同科技人员和工人一起刻苦攻关,对橡胶良种进行精心移植、杂交组合和无性繁殖,终于培育出胶量多、生长期短的86号和600号良种,从而结束了我国植胶落后低产历史。同时,为加速橡胶生产步伐,他还竭尽全力组织人员,把良种橡胶推广到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福建等省。
“文革”期间,贤钟被撤职,下放种菜,但他牢记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坚决走发展我国橡胶事业之路。1978年初,南田农场(侨福公司后并入该场)党委为其彻底平反,恢复其南田农场爱国作业区副主任职务。是年,再次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侨联委员。不久,国务院又授予他“开荒植胶热爱祖国”锦旗。自此,他更加意气奋发,足迹踏遍胶林,为新胶工亲授橡胶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及割胶等技术。
1984年11月5日贤钟病逝,终年81岁。
标签: 中国 | 福建 宁德市 | 古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