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名人

魏锡华 [公元1913年-1982年]

时间:2020-08-24 浏览量:252

魏锡华(1913~1982年),原籍周宁樟源村人,民国2年(1913)6月26日出生于福州。父鸿翚,清光绪癸卯(1903)科恩贡,历任县学教谕、训导,山东即墨县知县。锡华幼年丧父,生活清苦,8岁入小学,发奋读书。民国18年(1929)初中毕业后,因生活贫困辍学,到上海华通书局部当校对员,后又入上海私立惠灵中学读书。不久,转学福建省立福州第一中学。
民国23年考入国立江苏医学院医学系,29年毕业后任福建省立医学院助教。民国30年入陆军军医学校血清研究所进修,在李振翩导师指导下,研究磺胺类药物对噬菌体溶菌作用的影响,发表论文《磺醯类药物对于伤寒噬菌体溶菌作用的影响》。民国32年进中央卫生实验流行病预防实验所细菌室任职,主持临床细菌实验室工作,研究有关霍乱弧菌的课题。民国36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国立血清研究所和结核病防治所学习卡介苗制造、检定和使用。随后到瑞典、挪威、瑞士、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参观考察。民国37年在美国免疫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霍乱滤液的免疫学研究》和《霍乱免疫》。同年10月携带丹麦株卡介苗冻干菌种回国。民国38年5月任中央防疫实验处上海分处技正时,在处长、微生物家汤非凡教授支持下制成卡介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防疫实验处上海分处先后改为华东人民制药公司生物制品实验厂和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锡华历任主任技师、卡介苗室主任、菌苗室主任等职。1950年夏,上海市成立结核病防治机构,1950~1956年上海市内70余万新生儿和儿童接种了卡介苗,锡华对接种卡介苗的儿童进行认真观察和研究,发表《上海市1950~1956年卡介苗接种结果分析报告》、《1950~1956年儿童结核病感染率》、《卡介苗临床效果的调查报告》、《结素试验在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上的价值及接种后过敏反应的意义》等论文。并为上海地区培训了首批卡介苗接种人员,对上海地区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1956年2月,锡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参加国际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国际生物制品标准会议及第二届卡介苗技术会议,由于他在卡介苗用于防痨研究方面的造诣为国内外所公认,1957年参加第十四届国际防痨协会联合会大会,被任命为国际防痨联专家委员会卡介苗委员会成员。1960年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委员,1961年任副所长,此外,他还历任各届中国微生物理事会理事,上海市微生物理事会副理事长,全国生物制品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理事和细菌免疫学会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02”专题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1957~1961年连续三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教卫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工作者。
“文革”初期,锡华遭受破孩,1971年恢复工作,在科技组负责科研管理。1977年,恢复副所长职务,兼任上海生物制品学校校长。为培养青年学生,他精心编写教材,亲自授课,耐心辅导。在他的扶掖下,不少学生成为生物制品专家。锡华对预防肠道感染及霍乱、伤寒三联和钩端菌苗等细菌免疫方面的研究亦取得显著成绩。1978年荣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同年被评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1982年8月11日,锡华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年70岁。

标签: 中国 |  福建 周宁 | 

展开全文
<上一条   |      |   下一条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