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养性(1616—1672)字迈公,号毓初,乐陵城东董家村人。《乐陵董氏家乘》记载:董氏之先世居广川,仲舒公(董仲舒)即广川董氏之始祖也。传三十五世,讳秉贞,业儒术,于南宋迁于千乘地,隐居不仕,是千乘董氏之始祖也。秉贞六世孙讳才广,明初又西迁于乐陵县城东二里许,扩地四百亩,入籍于顺美乡五里七甲。
董养性平生潜心理学,对后世颇有影响,时有“江北第一才子”之称。七岁入塾攻读,夜读恐睡熟误学,以瓢为枕,翻身即醒,熟读四书五经。明崇祯五年(1632年)补“邑博士”,清顺治五年(1648年)中拔贡,始著《四书订疑》,康熙二年(1663年)成二十二卷。后被一大户聘为塾师,教学之余,著成《易经订疑》十五卷、《易经启蒙订疑》四卷。康熙六年(1667年)敕授承德郎,官居宁国府通判。奉公之余,又写完《春秋订疑》十四卷。后又著《诗经订疑》、《书经订疑》、《礼记订疑》数十卷。其有关周易著述三十余卷采入《四库全书·经部卷七》,著书甚丰。在任南陵、太平两县县令时,殇吏治、整内务、施仁政、倡礼仪、兴教育、除暴安良,政绩卓著。其居官八载,家业仅有一帖和书籍千卷。百姓赞曰:“董县令廉洁奉公,世所罕见。”
来源:乐陵市党史史志办公室
标签: 中国 | 山东 德州 | 乐陵 |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