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人物

清朝人物_第54页 (共359页3581条)
黄益芸

2020-08-24| 黄益芸(1814—1854) ,原名益云,因避南王冯云山讳而改名,宣一里古莲村(今金田莲洞) 人。善用草药治病,尤擅长骨科外伤。他曾经当众把鸭脚砍下来,换用鸡脚驳接,敷上他泡制的草药,不久鸭子便能照样行走。因此人称“鸡脚七”。参加金田起义

梁立泰

2020-08-24| 梁立泰(1823—1853),厚禄一里白沙圩人。1851年(咸丰元年)金田起义前夕,携带母亲、兄妹、 妻子儿女全家一起到金田参加团营。因战功卓著,屡获升迁。1852年8月授两司马,年内又升旅帅、师帅、军帅。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定

卢六

2020-08-24| 卢六(? —1848年),紫荆山高坑冲人,以种山烧炭为生。清道光末叶,冯云山在紫荆山首创拜上帝会,卢六率先入会,并成为骨干。<br>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秋,洪秀全、冯云山从大冲移居高坑冲,在卢六家落脚,并以此为革命活动据点。10月2

蒙泉镜

2020-08-24| 蒙泉镜(1833—1897),字芙初。壮族。府城乡寺圩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年)考取秀才。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30多年中,共赴乡试14次,终不中举。其间,于同治七年(1868年)以拔贡身份入京赴朝应考,

覃海安

2020-08-24| 覃海安(1822—1868),原名覃永贞,字墨波。壮族。双桥乡苏宫村人。青年时代,同韦丰华为挚友。旧志载,他“少有清才,落浇自负,不与庸人为伍”。25岁中举,此后,几次会试不第。曾在东兰一带设馆任教,后又在衡阳花药寺收授生徒以维持生活,穷

黄君钜

2020-08-24| 黄君钜(1818—1888),字仲尊,号丹崖,初号剑堂。壮族。城厢乡夏黄村人。自幼秉乘家学,刻苦用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乡试中举,历任云南省浪穹(1913年改洱源县)、富民、易门等县知县。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潞南知州。同治

黄彦坊

2020-08-24| 黄彦坊(生卒年不详),字言可,号鹤潭。城厢乡夏黄村人。壮族。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拔贡出任雒容县(今广西鹿寨县境)教谕。还乡后较留意地方掌故,接触平民百姓,观察社会生活。他的诗文,以叙事记俗为主。一方面针砭时弊,对时事提出了较切合实际

张苗泉

2020-08-24| 张苗泉(生卒年不详),女。壮族。武缘县止戈平地团人(今罗波乡境)。其父张廷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先后任阳朔县教谕、云南楚雄知县和广西新宁州学正等职,年近古稀离任还乡隐居。苗泉自幼在其父的训教下,“生性聪慧,博览群书,过目不

韦丰华

2020-08-24| 韦丰华(1821—1905),字剑城,别号大明山散人。为韦天宝“遗腹子”。幼年入私塾及被县令招入县署教读,后到桂林秀峰书院就读。书院中的教员多为其父同仁,对他比较看重,学习进步很快。回乡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县内民众“拜台习

韦天宝

2020-08-24| 韦天宝(1786—1821),字介圭,号絅斋。罗波乡凤林村韦静屯人。少年入私塾,19岁补弟子员后就读于桂林秀峰书院, 其“刻苦自励, 寒暑不间”,学问日益长进,时人赞为“粤才之隽”。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考取举人,与其父韦有纲(嘉庆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54 页 / 共 359 页